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050章 烏斯季盧加與內河航線確立-《留里克的崛起》


    第(3/3)頁

    即便如此也是伯爵。一個被國王冊封的伯爵即便就一兩個親兵扈從,窮是真的窮,高貴的身份不容置疑。“大不了我以后從別的地方搞些奴隸過來做我的屬民。”他尋思著。

    即便是老羅斯人,作為羅斯社會最頂層的階級,他們首先享有很多的社會資源。畢竟出身老羅斯的小家庭還不足八十個,各家庭彼此都認識。全新的時代各個家庭都在大量生孩子,家主幾乎都是男人,又都是一個正妻多妾室的模式。擄來奴隸的孩子也被承認是羅斯人,羅斯的老羅斯系人口故而急速膨脹。

    崽子們都掌握很多社會資源,除了頂級貴族們,其他的老羅斯人需要通過立功完成社會晉升。參軍打仗立功是好選擇,加入常備軍就是這群崽子的最佳機會。

    立功的方式有很多,譬如發現全新的航道,一舉大大改善羅斯的內河交通問題。

    卡爾和布蘭德,這兩家人有絕對的資格成為伯爵。

    反正他們的封地都在羅斯控制區的邊陲和未探索區,如此冊封不會遭遇老羅斯群體的抗議。兩家人必須篳路藍縷一些年月,他們就是為羅斯開疆拓土,功勞的確不亞于戰場殺敵如麻。

    對于兩人有著相同的安排,他們所擁有的定居點有義務針對過往商船提供補給服務。可以收取港口停泊稅,卻不可收取過路費。因為蘆葦河是天然河道,羅斯人對自己人收過路費就太過離譜了,畢竟傳統的涅瓦河-沃爾霍夫河航線就是完全免費的。

    唯有運河,它畢竟是官方出資修造,收取過路費合情合理。

    全新的伯爵領擬定為蘆葦河口領(arosareids),用斯拉夫語則改為烏斯季的前綴(ustireids)。

    于是,布蘭德一家擁有了這片河口區域與一片海灣,騎兵隊的當前臨時營地順理成章可以發展為定居點。

    歷史在這里步入巧合,或者說就是歷史的必然。

    一條河流的入海口,且入海口面對的還是溢出近乎圓形的海灣,這真是天然的避風港,亦是內河貿易與海洋貿易的交流節點,不興起一座城鎮實在是浪費地理資源。

    盧加河入海口先是往來移民自發建立定居點,首先是丹麥移民率先在此興建村莊,又從附近區域抓來斯拉夫人和芬蘭人做奴隸。村莊居民人口一直很少,完全因為盧加河流域始終沒有好好開發。畢竟在長久的歷史時期,涅瓦河地區是丹麥、瑞典和諾夫哥羅德劍拔弩張之地。作為戰爭前線的芬蘭灣腹地,軍事設施遠多余商業設施。

    盧加河入海口的盧加灣,烏斯季盧加鎮于此興起。

    全新的時代有著全新的可能,既然涅瓦河流域提前一千年興建起貿易大城,也是羅斯國家的都城,因其繁榮帶來的經濟輻射,足夠大大改變歷史進程。

    烏斯季盧加以諾斯語的阿羅薩雷澤取代,簡單意味蘆葦河入海口。

    “入海口”或曰“河口”一次,在斯拉夫語言里就叫做“烏斯季”。

    牛犢莊園的博雅爾烏斯基,他的母親挺著肚子在瓦隆達河入湖口洗衣服的時候突然生下了他,就很隨便的叫這小子“河口”,即烏斯基。

    至此,因為軍隊開始沿著海岸線走向都城,留里克針對內河航線的布局已經完成。

    他通過親自帶隊探查,決定了航線不但通常且是非常珍貴的水流舒緩之水域。

    由于本時代的內河貿易量整體太少,航行大型艦只完全沒必要,吃水淺、機動性強的長船最合適不過。蘆葦河大部分河段的河床都太淺,唯有長船可以順利航行。它有著經濟發展的上限,所謂一旦貿易量激增不得不使用吃水深的大型船只,這條內河線路就不能用了,顯然那不是該時代要考慮的事情。

    蘆葦河河口市鎮(烏斯季盧加)—蘆葦河市鎮(盧加)—運河關卡—巴洛塔沃—牛犢莊園—諾夫哥羅德。

    一條內河航線探明完畢,偉大書吏艾爾拉隨行一路,用畫筆盡量勾勒航線的走向,并在途中寫下日記。一切記錄都將整理總結一番,作為公開文件公開。

    留里克有意親自為內河航線做一番宣傳。

    現在,騎兵隊一路向東,他們在咸味的海風中走著最后的旅程。他們大清早出發,在第二天的傍晚,騎兵隊已經摸到了都城南方地區。

    馬上就是都城,他們已經能看到喀瑯施塔得泊地里亮堂的大量漁火。

    軍隊就在林間扎營,由樹林遮掩他們的行蹤。

    此乃留里克有意為之,盡量掩藏自己的身份,再在明日突然亮出旗幟,大搖大擺奔向公墓,再直奔都城的南大門而去……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梧州市| 萍乡市| 汾阳市| 漳州市| 遵化市| 嵊州市| 建始县| 墨江| 新平| 绥中县| 浏阳市| 正安县| 同德县| 阿拉善盟| 临沭县| 东源县| 元谋县| 伊吾县| 鄂尔多斯市| 丰原市| 绩溪县| 商水县| 平塘县| 井冈山市| 平武县| 双柏县| 增城市| 齐河县| 洪洞县| 留坝县| 南阳市| 塔河县| 夏邑县| 郓城县| 平山县| 怀化市| 诸城市| 工布江达县| 交城县| 普格县| 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