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肯特郡身強力壯的男子向核心城市坎特伯雷擊中,郡主要把最強的軍隊安置在眼前。他抱怨歸抱怨,若自己的侄兒決定北伐,自己也好帶著軍隊快速行動。 便是在客觀上分散的村莊的防御聊勝于無。這其實是一筆經濟賬,若是處處設防,就肯特郡這點人口、能得到的稅賦,根本無力維系這防御開支。郡主只能在核心地域重點防御,在祈禱著維京人不要來惹是生非。 由漂行而來的弗蘭德斯人說明的歐陸新情報指明了重大變故,消息過于離奇以至于郡主并不愿意相信。 歐陸的薩克森親戚反叛法蘭克,法蘭克損兵折將甚巨,維京人與法蘭克大打出手,弗蘭德斯的安特衛普被維京人一把火燒了…… 英吉利海峽像是天塹,即便維京人可以自由橫渡,對于肯特郡的民眾,也包括郡主大人,海峽還是給了他們很大的自信。至少,己方守著海峽可以以逸待勞,出了亂子,坎特伯雷派出軍隊即可消滅入侵的維京人。 然而,拉格納來了。 一百條長船混著一艘羅斯風格的武裝貨船,這就是拉格納的丹麥大軍! 它極為龐大,維系著拉格納的勇武。 事實上這支軍隊魚龍混雜,主力人員是住在西蘭島的那群丹麥狠人,又混有打算趁機撈一筆的約塔蘭人、維京化薩克森人,乃至混入丹麥社會里的奧伯特利迪特的斯拉夫人奴隸。 如此搶劫發大財的好事可遇不可求!于是,一些開春后直奔自由的南波羅的海漁場的瑞典人,聞此喜訊毫不猶豫加入到拉格納的海盜大軍里。 似乎,這支軍隊缺乏組織。 實則不然,它的核心正是拉格納在大戰時期組織起來的四百余人擁躉戰士,另有西蘭島上多達十個丹麥部族,其族長或是親自上陣,或是差遣兒子舉兵助戰。 明明冬末的時候,北方與東法蘭克在漢堡簽署和平條約,但大部分丹麥人早在一年前的秋季就回家了。 一群海狼憋了整整一個冬季,在完成丹麥的春播后,就到了喜聞樂見的一年一度劫掠季。 四處覓食的海浪被一位勇者集結起來,他就是拉格納! 就如同丹麥過去的那些大酋長一樣,升級為國王的拉格納深知自己想要維持王權,得到羅斯人的支持固然非常必要,得到自己人的擁護最重要。 他過去的人設是反抗法蘭克入侵的勇士,而今,要樹立新人設——帶領各領主、平民發財的大好人。 一百條長船和一艘武裝貨船,丹麥海盜大軍兵力三千! 他們太餓了,為此降下風帆于北海逆風航行,沿著歐陸的海岸線浩浩蕩蕩抵達新興據點鹿特斯塔德。 “難道我們要在荒地上建立全新的杜里斯特?” “聽說這附近還有別的城市,那個烏得勒支如何?不如兄弟們搶了它。” “也可以去南邊搶劫,可以立刻發財。” 西蘭島的領主們親自上陣,他們對于這片名為大弗蘭德斯的地區僅限于過去的了解,只曉得此地有丹麥人控制的舊港口杜里斯特,可惜它已經毀滅。 三千大軍的確風光,只是操作不好就是一群不受控的狼群。他急忙告誡一種聞到血腥味的領主們淡定,并特別指出:“烏得勒支是丹麥盟友,那里是尼德蘭伯國的地盤!這里都是我們的盟友,我們要么搶掠中法蘭克,要么去不列顛。你們若是就地劫掠就在破壞才簽署的和平條約,有罪之人就算我不懲罰,羅斯人時候也會把罪人做了血鷹。” 領主們還是更畏懼羅斯人的手段。 大軍僅在鹿特斯塔德留下少量隊伍,他們興建據點,為日后的分贓做準備。誰人留下來?這很好辦! 有道是劫掠固然可以發財,那也是冒著去死的風險。一些雞賊的丹麥商人想要無風險地發財,不如就在這片荒地把商鋪建設好,等玩兒命的家伙們回來,自己接受臟污再分銷,作為純粹的二道販子豈不是穩定發財? 有的人負責搶,有的人負責銷,杜里斯特固然亡了,地理位置極為接近的萊茵河入海口之鹿特斯塔德取而代之。 這一切拉格納看在眼里心頭樂開花,他的軍隊濃縮一番,保有著達到兩千五百人的戰力,繼續沿著海峽漂行。 現在,丹麥艦隊已經抵達狹義的多弗爾海峽,拉格納站在武裝貨船的高大船艏處,看到了遠方的弧線型海岸線。 “太好了!一個良好登陸點!我們走!” 透過嗓門大的家伙互相吶喊,以及旗艦帶路,整個艦隊直奔羅姆尼海灣沖去…… 弧度不是很大的羅姆尼海灣簡直是極佳的登陸地,海岸沒有陡峭之處,松軟的黃沙海灘清晰可見,它完美契合著維京長船的沖灘。 丹麥軍隊毫無波瀾地完成登陸,一群餓狼立刻展開行動。 他們沖入內陸,在極為平坦的羅姆尼濕地沖殺清晰可見的村莊,面對人數有著壓倒性優勢、目的純粹的劫掠大軍,這些村莊頃刻間土崩瓦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