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羅斯人獲得鉛純屬北方采礦的副產品,鐵是最重要的礦物,銅次之。之后是芒硝、石灰以及鉛。鉛的產能最小,除非北方能發現銀礦,畢竟銀礦往往與鉛礦伴生,其他礦物鉛的伴生狀況實在不理想。 醋酸鉛有一股令人欣喜的甜味,北方也沒有誰真的要制作這個。王國有著更好的選擇——蜂蜜。來自諾夫哥羅德的蜂蜜,其產量一年超過一年。這也是在于很多年前留里克的戰略布局,那些沿湖居住的村莊需要增加收入也非常需要有大客戶能購買自己的農產品。樹洞養蜂是尹爾門湖附近區域的傳統營生,因為王國與日俱增的需求和實實在在的現金,各個斯拉夫農莊但凡有能力都開始擴展這項營生。 樹洞養蜂不需要職業蜂農全身心的照顧,蜂群冬季休眠好似從沒有存在,而到了春季成群的蜜蜂活躍在林野間。麥收時節一樣是采蜜時節,渾身穿紗的斯拉夫農夫這才前往各個標注好的樹洞、木箱收集蜂蜜,自留一部分,絕大多數在諾夫哥羅德賣掉,最終大部分蜂蜜在都城匯聚。 運輸北方生鐵錠的船只穩定輸送,是的都城的鐵匠鋪始終有忙不完的伙計。 至少鐵器是絕對國營,民眾私自采礦冶鐵難以制止,但大型冶煉機構皆在留里克的掌控中,靠著絕對的規模優勢使得民間的私人鐵匠得不到優勢 北方的羅斯堡故地、艾隆堡,留里克為當地機構設定了生鐵錠收購指導價。當地自然也能生產低碳鋼、熟鐵的成品器具,相關產品的價格也被制定。 若非北方土高爐生產的生鐵錠無法為當地工人消化,也就不用裝船運到都城二次加工。粗加工的鐵錠,亦或是成品器具,運輸到都城都要外加一層運費,如此客戶要在都城購買成品器具必然比原產地要高一些。高出的價格并不多,運輸船隊在運力上也有著規模優勢,這就使得私人冶鐵的產品始終缺乏價格優勢。 北方冶鐵機構將貨物運抵都城,都城機構立刻付錢完全物資交割。北方機構在得到現金后,就地采購北方需要的糧食、麻布等等。 老羅斯人大規模離開故地,羅斯堡這一承載羅斯人百年生活的故地,徹底化作熾熱的冶煉中心。 戰俘、罪犯在這里做奴工,而游牧的養鹿人(拉普人)部分聚集在此地充當礦工,另有一些養鹿人則將最北的摩爾曼斯克的夏季定居點變作永久性定居點。 不同于南方世界的戰斗、冒險,北方的波的尼亞灣深處一片安詳,冰雪與熾熱是這里的主題,鐵與皮革是這里的特產。 現在,狹義的瑞典世界完全并入這一商業貿易版圖。 王國的攤子鋪得很大,各個地方都需要勞動力。 那些被狹小空間禁錮著的瑞典年輕人,他們作為家中次子三子注定了必須離開梅拉倫湖去闖蕩。過去,這種年輕人崛起的方式就是直接參與戰爭掠奪。他們如今有了豐富的選擇,膽大妄為的人可以直接前往丹麥世界,乃至移民到來茵河口的鹿特斯塔德定居。追求穩妥發財,就靠著一身力氣,去北方礦山做礦工、冶鐵人,或是去羅斯都城新羅斯堡做各種各樣的伙計。 他們需要工作機會,留里克便給了他們機會。 冶鐵以制作大量高質量鐵器,此乃留里克恩賜國民三年免稅的底氣,把持著北方世界幾乎全部的鋼鐵產能,它為國庫源源不斷立功利潤,也實實在在為五花八門的人士提供生計。 冶煉需要好碳,在沒有開發焦煤的現在,碳依舊是唯一的冶煉燃料。土高爐在鼓風機的加持下,可令木炭燒熔生鐵水。它的效率不佳,但高爐一旦燒起來沒有十足的理由是不能中斷的,它像是吃炭的巨獸,需要大量木炭穩定供應。 由此剛性需求,新羅斯堡附近區域森林正在消失。在涅瓦河畔出現一批燒炭作坊,伐木工親自將新砍的木料運抵這些作坊,因實實在在的內卷因素,木料的市場價不高,即便如此這也是平凡人最容易賺錢的行當。 甚至是維普斯人、呂迪人這些住得偏遠的芬蘭部落,乃至人口很多的芬蘭伯國。他們就是要等著大海和拉多加湖封凍,大地再為冰雪覆蓋。 這樣穿著之厚猶如熊的他們,即可驅趕著自養的馴鹿,拖曳著砍伐的松樹在冰雪上滑行高效地直奔都城。 其中最賣得上價的正是櫟樹,它作為本地最容易尋找到的一種橡木,小的賣給霍特拉家族的造大船工廠,小的賣給那些造船個體戶。他們會提前剝掉樹皮,樹皮作為造紙原料可以再賣一個更好的價格,而剝了樹皮的櫟木大大小小造船作坊更樂意購買。 冶金、造船、皮革紡織,此乃新羅斯堡三大經濟支柱,由此又派生出大大小小幾十個行當。 隨著森林被持續性砍伐,更多的農田、放牧草場出現,進一步刺激著都城的種植業和畜牧業。 新羅斯堡不愧為羅斯王國的經濟中心,這里融匯王國之東西南北,發展仍在持續。 /58/58705/29801786.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