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的一千大軍都帶過來了?”留里克再問。 “都在這里了。你既然提到了還有五千法蘭克軍隊,他們在哪里駐扎,意欲何為?他們富有嗎?依我看,我軍可以主動出擊。” “關于此事,我們應該從長計議。”留里克已然摸清了丹麥軍的底子與意圖心中更為竊喜,他指向已經開始登陸的羅斯軍援軍:“等我的大軍完成登陸,任何有關戰(zhàn)爭的事我們都該聊聊。” “好吧。”拉格納看看附近的環(huán)境,特別注意了一下羅斯軍在河西的營地。不!那里似乎出現了一座木頭堡壘。“有很多軍隊再西邊扎營嗎?也許,我的人可以先去河西。” “無妨。你其實可以進城駐扎,特里爾城很大,到處都是可以改造成房舍的建筑廢墟,只不過你需要親自動手清理一些雜物。”留里克好心建議道。 “不必了。我的人就在河邊扎營,便于我快點去打仗。” 在羅斯控制的特里爾城大營,只要留里克愿意,他可以快速在河面上鋪設一座浮橋以便人員物資快速移動。枯水期的摩澤爾河水位還在下降,它在此處河段的寬度已經萎縮得不足百米。考慮到未來還有大規(guī)模航行作戰(zhàn)的需要,浮橋計劃讓位于擺渡。 曾經特里爾城就擁有一座浮橋,奈何如今的橋梁就剩下兩側橋頭的遺跡,所有的船型浮箱與木板幾年前就徹底毀于戰(zhàn)爭。 人員物資往來完全依靠長船,不過一艘長船的平均長度都有折合三十米,多條長船側身停靠,以大量纜繩互相捆綁船艏船尾,再以纜繩固定在岸上的堅固物上,五艘長船即可拼裝出一座簡易浮橋。 這正是留里克正在做的,也是援軍抵達后的當天就拼裝完畢。 靜靜流淌的摩澤爾河將簡易浮橋沖成完美新月狀,它使得兩岸人員往來變得容易,但過橋者還是需要謹慎得在并不平坦的低矮船艙走動,意欲從這里運輸戰(zhàn)馬要格外小心。 當晚,一意孤行的拉格納就令自己的軍隊再特里爾城南的空地露天扎營,他們就地取材大量點燃篝火,丹麥人席地而坐,只有不一部分講究人才有意搭建帳篷、木棚。一如他們在北方老家時航行靠岸過夜的模式,戰(zhàn)士們守著半擱淺的船只露宿岸邊,點燃篝火烹煮食物,罷了依靠篝火蜷縮著睡覺,又分出一小撮兄弟待在船上,迷信的說法是“人不離船,否則會遭遇霉運”。 羅斯軍曾有過這些奇怪講究,現在大軍紛紛進入城內,進駐到戰(zhàn)俘們已經清理過的石頭屋里。 曾經的民居多是木質的,它們盡數在大火中毀滅。 城內重要建筑都為石制,利用斷壁殘垣迅速改建為臨時居所的勞動成本很低,于是特里爾主教坐堂、皇家行宮、皇家浴場,到處住著羅斯戰(zhàn)士。 他們以各自旗隊為編制,在城市的不同區(qū)域駐扎。 至于誰住在曾經的皇家行宮,誰又住在曾經的大教堂里,沒有人對這些感興趣。屬于羅馬人、法蘭克人的光榮已經結束了,再恢弘的建筑現在也不過是過火的廢墟。幾年來的雨雪沖刷掉了石墻上大部分附著的炭黑,而痕跡依舊大量保留。 羅斯軍再一次在城里放火,不過全城大火已不可能,在龐大廢墟內燃起篝火之密集猶如滿天繁星,城市倒成了另一種意義的“一片火海”。 援軍的四位旗隊長都到了,留里克簡單宴請了這四位由自己親自提拔的年輕人,與之共進簡單晚餐后,就令他們各自回到營區(qū)整理內務、各自旗隊好好休息。 任何有關戰(zhàn)爭的探討事宜都放在明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