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朝會-《三國之謀伐》
第(2/3)頁
中平元年六月,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月份。
皇甫嵩在長社大破黃巾,燒死數萬,斬殺數萬,在城外筑起京觀,消息傳回洛陽,朝野振奮。
一時間,滿朝文武對于皇甫嵩的評價都是扶搖直上,交口稱贊。
就連多日不開大朝會的天子劉宏,都破例開了朝會。
洛陽南宮崇德殿,三公九卿以及京中數十位身居高位的大臣踩著小碎步,緩緩進入大殿。
按照正規的大朝會禮儀,應該還有依次跪拜大禮,由贊禮官直呼姓名。
不過這次朝會只是臨時召開的小會議,沒有那么多講究。
眾人拱手彎腰行禮之后,按官職大小在崇德殿下方兩側分就坐。
其中大將軍與三公地位最高,坐在皇帝的左手邊。
《禮記》中規定,左為尊。
但秦朝是右為尊,西漢繼承秦制,所以西漢的丞相都在皇帝右手邊。
不過到了東漢,恢復了西周禮儀,又改為左。
大將軍與三公都是萬石,原本三公地位在大將軍之上,到漢和帝時竇憲,竇憲權勢非常大,從那以后大將軍地位超過了三公。
因此如今在漢靈帝劉宏下方的左手邊,分別為大將軍何進,太尉鄧盛,司空張溫,司徒袁隗。
右手邊則是九卿,分別是光祿勛劉寬,衛尉許戫,廷尉崔烈,大鴻臚曹嵩,少府黃琬,宗正劉焉,以及包括太子少傅、將作大匠等少數兩千石以上高官。
其中太仆、太常、大司農這三個位置空了出來,沒有人坐。
因為之前的太尉楊賜,司空張濟被劉宏罷免了,因此現在的太尉和司空是原來的太仆和大司農補上,導致有幾個官職出現了空缺。
今年二十八歲的漢靈帝跪坐在臺上,左右兩側分列著中常侍與宮廷侍衛,面無表情,平靜地俯視著下方。
對于這個皇帝,后世大多是給予“昏君”的名號。在西苑開市場,在宮里做買賣。喜愛駕駛驢車,造成洛陽驢貴。又以狗為官,讓當時人常嘆息執政者為驢,做官者為狗。
但不可否認的是,他亦有他的帝王手段。
廢掉世家出生的宋皇后,改立平民出身的何皇后;設立鴻都門學,對抗太學。在何進權勢日益增長的時候,又開西園校尉,分何進兵權,種種跡象都表面,他遠不是史書上記載的那般昏庸無道。
“盧植在冀州連戰連勝,皇甫嵩和朱儁在豫州大破黃巾,諸卿以為如何?”
劉宏高坐臺上,緩緩開口詢問。
袁隗老神在在,一言不發。鄧盛雖資歷深厚,但在朝廷根基不足,也沒有說話,三公之中唯有張溫說道:“陛下,長社一把火,擊破黃巾數十萬,皇甫嵩和朱儁威震天下,此解了洛陽危急也,真乃大功一件。”
“嗯,如何封賞?”
劉宏又問。
張溫想了想道:“三人功勞不小,可遷九卿。”
劉宏微微皺眉。
九卿現在的確空缺三個,以盧植皇甫嵩朱儁的資歷,再加上這次功勞,再進一步做九卿也無可厚非。
但這三個位置是他準備留著賣錢用的。
更何況劉宏向來不喜黨人,皇甫嵩是解黨禁的主力,再給他升官,還是九卿高位,黨人的勢力就再次會崛起。
因此劉宏毫不猶豫道:“九卿非德高望重者不能擔任,皇甫嵩盧植朱儁三人功勞有,德行還不夠,就封個侯吧。封皇甫嵩為都鄉侯,朱儁為西鄉侯。盧植那邊雖有勝仗,但功勞不如皇甫嵩朱儁大,暫且先看看。”
“唯。”
皇帝都定了調子,大臣們當然就不再說話了。
君不見,與天子據理力爭的帝師楊賜都被趕出廟堂,送去太學教書了?
他們這些人要么是保皇派,要么是買官派和宦官派,朝中的黨人幾乎被清理得一干二凈,哪有膽子學楊賜。
“鄧太尉,皇甫嵩盧植朱儁上表請功,其中有諸多助力的功臣你覺得當如何賞賜?”
劉宏又問鄧盛。
漢朝的制度很多人應該在歷史書上學過,三公九卿制,皇帝這個天子與三公九卿是直屬上下級關系,而三公與九卿之間也有上下級關系。
比如太仆、鴻臚、廷尉三卿就是司徒的下屬。宗正、少府、司農是司空的下屬。太常、衛尉、光祿勛是太尉的下屬。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云县|
壤塘县|
永新县|
申扎县|
赫章县|
西华县|
沙河市|
濮阳县|
格尔木市|
吉水县|
渭南市|
高淳县|
平阴县|
梧州市|
呼图壁县|
安阳市|
平武县|
怀集县|
宜川县|
高尔夫|
江源县|
沈阳市|
甘南县|
永泰县|
江都市|
九台市|
天祝|
信丰县|
漳州市|
江都市|
卓资县|
阿克陶县|
呈贡县|
庆云县|
融水|
黄平县|
太康县|
佛教|
济源市|
盘锦市|
师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