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別怕-《三國之謀伐》
第(1/3)頁
趙琳還是沒有答應讓自己的家人跟著陳暮去濟南。
意料之中的事情。
趙琳是陳暮打算組建情報部門想要吸納的人才,但這些目前只是設想,絕不可能現在就提出來。
所以只是五年內布的一個局而已,時間很充裕,未來天下大變再說。
第二日,洛陽城中就有一駕馬車駛出,典韋帶著二十余名士兵護衛,緩緩向著東城外駛去。
沿途熱火朝天,東市的粟市像是一夜之間熱鬧了數倍不止,地暖設施盤活了洛陽經濟,大量的災民有了工作,手中有了錢,同樣也會帶動其它產業。
置辦新衣,購買糧食,改善居住環境。漢靈帝特意加大了成本,以此來補貼人工,這樣能給予災民更多的錢養家糊口。
這項政策好的地方就在于,漢靈帝并不是把工匠和人員給了官員們就不管了,而是每一個家里要安裝地暖的人都必須找到畢嵐和宋典,然后由畢嵐和宋典負責統籌制造。
如此一來,工程就在漢靈帝手里,成本多少,要花多少錢,一概是他說了算。人員雇傭,也是他雇傭,這樣就少了中間那一層盤剝,錢能直接到災民手里。
而有錢人家和官員家安裝了地暖后,唯一需要的就是雇傭人員燒火,購買煤炭、木炭、柴火等。
不過東漢莊園經濟,世家官僚集團哪個不是家中奴仆無數,傭人滿屋。所以除了購買人口以外,真雇傭人干活的卻很少,產生不了多少效應。
只是即便如此,洛陽成百上千戶家中安裝地暖,光需要用到的青壯工人就能達到十萬人之多,有些人家甚至干脆趁著這個機會翻新房屋,大興土木,帶動更多的經濟。
全城的鐵匠被少府和將作大匠的官員統籌起來,加班加點地制造鐵管。由于漢靈帝掌握著鐵礦出產,鐵的原料產出依舊在他手里,大規模用鐵的情況下,漢靈帝自己也是賺得盆滿缽滿,西園的錢幣堆積如山。
保守估計,一戶百平方的房子要一套地暖成本大概在數萬錢以上,像漢靈帝玉堂殿那樣的數千平方的房子,則要數百萬近千萬錢,材料費人工費林林總總,光直接流經畢嵐宋典手上的錢,就多達數億。
不要覺得這不可能,受限于挖采技術落后,東漢的鐵沒那么廉價,一把三尺四寸的熟鐵劍價格在600錢,一根鐵管需要用到的材料比一把熟鐵劍多數倍不止,重達數十斤,成本最少在千錢以上,而鋪滿一間房子要數十到數百根鐵管不止。
漢靈帝的玉堂殿數千平方米,也不過只是將外殿鋪滿,如果將整個玉堂殿鋪滿,需要數千根鐵管,光鐵的材料成本就非常大,更別說其它成本,人工,木材,翻新房屋,都要用錢。
但對于官僚世家集團來說,數萬錢到數十萬錢不過是小錢而已,朝廷中的頂尖世家哪個不是資產數十億?曹家不過是個二流家族,花一億買太尉眼都不眨。
而且洛陽也集中了無數巨富,像張飛這樣資產千萬錢的涿縣土豪,在洛陽連號都排不上,頂多算是個中產階級,就可以知道洛陽土豪們的消費能力。
如此一來,通過地暖鋪設,帶動的直接經濟就能達到數億,間接經濟數十億,讓整個洛陽都仿佛處于一片勃勃生機之中。
馬車緩緩地從人流中穿梭而過,周圍嘈雜的聲音不斷涌來。
陳暮本該一策害死百萬人,讓這世道更亂,卻最終一策救活了百萬人,他不知道這么做對未來有什么影響,也不知道這么做到底是對還是錯。
但他不后悔這么做,因為后悔是這個世界賽最沒有意義的情緒。
做都做了,還有什么好后悔的呢?
災民在他的身邊來來往往,他們有的衣衫襤褸,有的面黃肌瘦,每個人的臉上卻洋溢著笑容,手里或是拎著米袋,或是提了布匹。
新年到了,不至于空手而歸。
漢人是向來都在逆境中無比堅韌的一個民族,千百年來,不管遭受怎樣的經歷,只要還有一絲希望,他們就不會放棄希望。
祖祖輩輩,繁衍生息,任何遭難都打倒不了他們,像是一根根不屈的野草,無論被踐踏多少次,等春天到來的時候,都會頑強地從土里鉆出來,仰望著春天的朝陽,展望著美好的未來。
年關將至,過個好年。
......
......
馬車駛離洛陽,沒人知道,這輛車里的人,是將他們從水火中拯救出來的人。
洛陽到濟南的距離并不算近,五百多公里,換算成漢朝的里,就是大概一千二百里,并不算一個特別短的路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得荣县|
林芝县|
西贡区|
武邑县|
新兴县|
东港市|
新蔡县|
台东县|
新密市|
郴州市|
灵山县|
九江县|
丹东市|
台北县|
盐边县|
齐河县|
香港
|
开封县|
霞浦县|
温泉县|
泽普县|
吐鲁番市|
荔波县|
永定县|
海原县|
甘孜县|
修水县|
榆林市|
仙桃市|
贵南县|
南康市|
洛扎县|
黔南|
浮梁县|
永和县|
历史|
皋兰县|
乐昌市|
清河县|
锦屏县|
敖汉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