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深秋時節,草木極易燃燒。哪怕徐和的山寨之中,對于明火也是十分警惕,不僅設置了大量防火帶,還三令五申,禁止在室外點火。 早在春秋時期,防火帶就已經是救火的辦法之一。西漢浚稽山之戰,李陵就曾經以火攻火,燒出一條防火帶防止火勢蔓延。 但浚稽山那一戰可跟現在形勢不同,當時李陵是在一個山谷里,四周草木都不算旺盛,可以用火開辟出一個空地。 而臥牛山被茂密的林木覆蓋,如果想靠燒火弄出一條防火帶,那就是玩火自焚,先把自己給燒死。 至于靠人工砍伐,想砍出一條能夠保護二十萬人的防火帶,估計要把山頂樹木全砍光。 不止是樹木,還有無數雜草蓬蒿荊棘叢低矮灌木等等,工程量何其浩大? 所以當徐和聽到官軍的打算時,他就明白,這一戰不可避免。 但他還是有些將信將疑。 官軍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燒死二十萬百姓? 簡直難以相信。 要知道漢帝國對于屠城這樣的情況幾乎是不能容忍的。 根據《后漢書耿弇列傳》記載,東漢初年,耿弇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嘗挫折。 聽上去很恐怖,但實際上這里的屠城三百,并不是屠殺滿城百姓的意思,而是表達攻克了三百座城池的含義。 畢竟當時東漢初年的時候,全天下縣城也不過千余,真屠城三百,那光耿弇一人就屠殺了三分之一百姓,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真正有記載的東漢屠城事跡,就是吳漢屠成都。 因為吳漢的朋友來翕、岑彭被公孫述派出去的刺客刺殺,自己也連打兩次敗仗差點身死,因此吳漢對公孫述恨之入骨,最后決定屠城。 而且吳漢屠城也沒有記載殺百姓,只是滅了公孫述和延岑一族,然后縱兵搶掠,焚燒宮室,放任士兵在城中肆意妄為。 即便如此,光武帝劉秀也是大怒,嚴詞呵斥吳漢與副將劉尚,將二人一通臭罵。 從這一點上來看,就可以知道劉秀其實對于屠城很不喜歡。 因為這是最不得民心的攻伐方式。 縱觀東漢歷史? 也就只有這一次? 能算得上屠城。 哪怕徐和沒有讀過書,但云臺二十八將的故事古老相傳? 光武帝善待百姓的事跡? 也是深入人心,他怎么也不敢相信? 官軍真的會這么做。 因此當官軍的信件送上來的時候,徐和還是遲疑道:“官軍......不會這么殘暴吧。劉備要真那么做? 他的仁義之名......” 手下急忙勸道:“將軍莫不是忘了皇甫嵩之事乎?” “可皇甫嵩也沒屠過城啊。” 徐和反駁。 手下苦笑道:“將軍別忘了? 現在般陽昌國二縣的百姓全城歸附我們,他們現在的身份已經不是民,而是賊。” 他們是賊? 徐和渾身打了個激靈,哪怕是深秋白日還燥熱之時? 亦覺得身體冰寒刺骨? 腳底板升起一股涼氣。 是啊。 他差點忘了。 自己的身份是黃巾賊。 那么歸附于自己的百姓,還是百姓嗎? 在全天下人眼里,恐怕他們都已經是造反的賊子,哪怕全部殺之,也不會有人說劉備殘暴。 官軍殺賊? 天經地義! 而讓他們承受這一切的,豈不就是自己? 是自己? 把他們拖入了深淵里! 想到這里,徐和已經不敢再繼續想下去。 因為他怕自己忍不住? 就立即跑出去向官軍投降。 那樣的話,雖然可以保全所有百姓。 但他的生死? 就誰會知道? 在沒有到最后關頭之時? 人都是抱僥幸心理的。 這種情況? 也就是俗稱的不見棺材不掉淚。 哪怕明知道官軍真的可能會放火燒山,徐和也在安慰自己。 也許這只是官軍的陰謀,只是官軍的威脅,只是官軍的詭計...... 一夜未眠,第二日,天氣有些陰沉,但氣溫還是悶熱。 徐和頂著一對熊貓眼,臉色微微蒼白地來到山腰。 “將軍。” 士兵們見到他,紛紛讓開一條道路。 山腰隘口地形狹窄,別看官軍沒法上來,他們黃巾賊也不太好駐扎太多士兵。 因此整個關隘附近,連通上方山路甬道,沿途布置了不到萬人。 昨日官軍威逼放火燒山,徐和已經下令讓五萬士兵全部出動,剩余一萬則留守山寨,如今山腰處密密麻麻全是人。 因為道路擠不下,士兵們就只能擠在山林里,各層坡上全站著人,擁擠在林木間,踩在枯葉上。 這種情況看得徐和心都揪了起來。 如果官軍真的放火燒山,這里的人恐怕一個都跑不掉,都得被燒死。 “官軍如何了?” 徐和努力將滿腦子亂七八糟的想法拋之腦外,打起精神來向左右詢問。 有手下道:“官軍此時應該剛剛吃完朝食,還未見動靜。” “再探。” 徐和下了命令。 “唯。” 士兵領命前去。 趁著探子去外圍觀察的時候,徐和也在山腰觀察下方的情況。 他本就是山里樵夫,兼職獵人。對于山林的一切都充滿了熟悉感,現在卻感到了一種違和。 之前官軍不說要放火燒山徐和還沒感覺到,等官軍把準備要做的事情告訴他時,他才發現了一些不同尋常的事情。 官軍居然把山腳附近的草木全部清空,與山腳隔了約二百丈,都是黃土泥地。 他們的后方營寨就是一處山溪,溪水最寬處約有四五丈,窄處也有二三丈,水最深處約一二丈,淺處剛過人腳踝,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足夠三萬人躲避火災。 如果真的放火燒山,中央空地不僅可以隔離火,官軍營寨后方的溪水也可以辟火,而且今日刮東風......要是真的放火的話...... 徐和越看越心驚膽戰。 山下一切地一切,都讓他覺得官軍已經早有預謀。 因為任何條件因素都對他充滿了不利,火勢一起,臥牛山四面懸崖,要么被燒死,要么摔死,幸存者恐怕百不存一! “將軍,將軍?” 手下在耳邊呼喚,輕輕地推動。 徐和驚醒過來,茫然道:“怎么了?” 手下疑惑道:“官軍出營了,我剛才問將軍該如何對敵。” “哦......” 徐和回過神來,擦了擦額頭冷汗,說道:“先看看官軍要作何打算。” 平復了一下心情,徐和睜大眼睛,盡力去看下方官軍動向。 就看到四五百米的山下,官軍如螞蟻般從營寨出來。 由于是白天,徐和看不清楚官軍的情況,只隱約見到,每名官兵手中好像都拿著什么東西。 “那是什么?” 徐和忍不住開口詢問。 但視力再好的人,隔著那么遠距離,也只能看到一群小黑點,自然什么都看不清楚。 過了片刻,有探子火急火燎地回報:“將軍,不好了將軍,官兵手里拿了大量火把,像是要放火燒山。” “什么,放火燒山?” “官軍怎么可以這么做?” “將軍,我們該怎么辦?一旦放火,我們都要死啊。” “要不干脆下山拼了。” “也許我們還有另外一條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