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他在想什么?-《三國之謀伐》
第(1/3)頁
“陳子歸舉薦你為永昌太守?”
何進皺起眉頭。
他的幕僚雖多,可有能力的也就那么幾個。
隨著王章去世,張邈王芬等人調任,現在一個比一個少,如何能高興得起來?
袁紹正色道:“大將軍放心,我已經嚴詞拒絕,必不會離將軍而去?!?
何進又高興又感動:“本初當真是深明大義。”
其實要真是有心機之人,這個時候肯定要假惺惺地勸袁紹,讓他為了自己的前途去赴任。
哪怕想把袁紹留在身邊,也要給袁紹畫個大餅,比如以后會為他舉薦更好的官。
但何進只能說是半個行動派,而不是心機深沉之輩,自然沒這能耐。
之所以說何進是半個行動派,是因為他對手下還是不錯。
像袁紹,在漢靈帝死后那段時間,何進短暫地掌權,立即就把袁紹任命為司隸校尉,執掌兵權,可見對他的信任。
然而在真正對宦官動手的時候又猶猶豫豫,便能看出來,何進比袁紹還優柔寡斷,是成不了大事之人。
二人又聊了一會兒,袁紹便告退從廳堂出來。
荀和跟在身后,輕聲道:“本初?!?
“嗯?”
袁紹回過頭,看到是荀和,納悶道:“公舒先生?”
“去那邊聊聊吧。”
荀和指著不遠處的花園里的亭閣說道。
袁紹雖然不知道荀和找他什么事情,但荀和地位高,跟他關系也極好,便點點頭道:“好?!?
二人來到亭閣里,對列而坐,周圍雖枯葉落敗,花草也凋零枯萎,卻因為府中下人時刻打掃,草木枝葉修剪得干凈,地面也不染一絲塵土。
荀和大袖長袍,面容清攫,平靜地對袁紹說道:“本初啊,你可知我為何叫你出來?”
袁紹答道:“愿聞其詳。”
“我是在想,那陳子歸,到底在想些什么,為何會忽然想著將你與袁公路調離出洛陽呢?”
荀和抬起頭? 望向遠方的天空。
天空灰蒙蒙的? 隆冬十二月,洛陽雖未下雪? 卻冷風吹拂? 令人遍體生寒。
兩人都穿著極厚,倒也不懼寒冷。
袁紹有些不解地說道:“我叔父說? 陳子歸提出了交易,只是希望能將任秉調離齊國? 應當并無它意?!?
荀和笑道:“你呀? 可是小瞧了那陳子歸,說真的,我到現在都摸不清楚他的路數?!?
陳暮說是想要一個后世流芳百世,所以愿意幫助他們黨人。
可他自己倒是平步青云? 升遷飛快。
雖然也有拿得出手的政績和實力說話? 但若是沒有巴結宦官跟漢靈帝,荀和是一百個不信。
甚至前兩年漢靈帝那一手絕妙的收稅之策,荀和也懷疑是出自陳暮的手筆。
哪怕這一手筆堪稱絕妙,讓朝廷那些世家吃癟,荀和自己也樂在其中。
但看陳子歸那樣子? 怎么看怎么像是在輔佐一個帝王復興大業。
這讓荀和有點懷疑,陳暮之前說起天子會死這一說法? 到底是真是假。
要是真的,他為什么要這么盡心盡力輔佐一個要死的帝王?
學他們一樣? 為下一任帝王做準備難道不好嗎?
“他能有什么路數?不過是個新貴而已?!?
袁紹撓撓頭,隨著天子大肆開放賣官鬻爵? 又用鴻都門學沖擊太學? 以往世家太學門生故吏遍布天下的景象早就變了。
遠的不說說近的? 原光祿勛劉寬,乃高祖十五世孫,城陽王之苗裔,出身自弘農劉氏。
弘農劉氏雖比不得袁家和楊家四世三公,卻也是頂尖名門。
劉寬歷任桓帝靈帝兩朝,兩次出任太尉,他的父親劉崎亦是順帝時期的司徒,一門父子二公,門生故吏真正的遍布天下,不比袁楊二家差多少。
可劉寬一死,他的門生故吏也差不多被天子清理得差不多。
還有袁家和楊家,連袁隗都被罷免,可見現在的時代是真的變了,世家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父死子替,孫承祖業,一代一代地保持家族興盛不衰。
荀和笑著說道:“本初,你可知道,我等依附于大將軍,便是在替史侯造勢,等待史侯登基之日,便是大將軍掌權之時?”
袁紹小心翼翼地看了四周,低聲道:“公舒先生,我自然明白這一點,但在室外,怕是不宜這般說?!?
荀和擺擺手道:“無妨,這里沒有外人。你是我看好之人,到了那一日,便是......”
“那一日?”
袁紹一頭霧水,哪一日???
荀和含笑道:“當然是誅殺宦官之日了,大將軍手下,也就只有你能帶兵與大將軍一同殺入皇宮。”
這話不算犯忌諱,因為在歷史上何進的這些幕僚就經常攛掇他帶兵進宮鏟除宦官。
比如中平五年,蓋勛就提出建議“吾仍見上,上甚聰明,但擁蔽于左右耳。若共并力誅嬖幸,然后征拔英俊,以興漢室,功遂身退,豈不快乎!”
還有袁紹劉虞陳琳等人,也在同年向何進提出過類似的建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庐县|
阿城市|
闽侯县|
辰溪县|
阿荣旗|
都匀市|
溧水县|
保山市|
霍林郭勒市|
乌拉特中旗|
神木县|
平陆县|
赤峰市|
偃师市|
玛纳斯县|
阜宁县|
阿坝县|
康乐县|
呼伦贝尔市|
古田县|
民权县|
潜江市|
张家界市|
兴海县|
和田县|
北川|
普洱|
响水县|
北安市|
霸州市|
巴彦淖尔市|
沁源县|
玛纳斯县|
镇宁|
册亨县|
通山县|
肇州县|
肃南|
柳江县|
宁安市|
富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