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荀和臉色微黑,這廝耍自己呢? “尚書令是在取悅天子?” 叮。 棋子下重了一份。 “非也,我是在幫大將軍一把。” 當。 棋子輕敲棋盤。 “我卻是沒瞧出來這對大將軍有何幫助。” 荀和又重重落了一子。 “呵呵。” 陳暮嗤笑道:“公舒先生,你怕是不知道,若非我進言的話,沒準天子可是真會對大將軍起殺心。現在只是被分了兵權就不錯了,總歸是有希望在。” 一旁的荀彧左右看看,分析著他們的對話。荀彧不知道漢靈帝后年會死,但隱隱猜到了自己從兄似乎在為大將軍謀劃著什么。 實際上荀家本來就是何進的支持者,歷史上包括荀爽、荀攸在內,都曾經擔任過何進的幕僚。 荀彧自己,也在189年被何進征辟,只是何進自己不聽勸,被宦官殺了而已。 所以荀彧能夠出現在這里并不奇怪,他就是被自己的叔父荀爽命令過來幫自己的從兄荀和的,同時也是為什么他會答應尚書臺征辟,待在陳暮身邊的原因。 因為荀彧隱隱在監視陳暮的一舉一動。 畢竟陳暮雖然幫過他們黨人,但又跟宦官有所牽連,總歸是讓荀和不太放心,覺得他亦正亦邪,怕陳暮破壞自己等人的計劃,派個機靈的族人盯著也是件好事。 可惜荀彧待在陳暮身邊已經有一個月,什么都沒有發現,似乎他的生活就這么單調,每天上班下班,幾乎成了固定模式。 “原來如此。” “先生是想明白了。” “嗯,只是我在想,這是天子的意思,還是你點醒的。” “先生別忘記,大將軍能如今執掌兵權,若非我為他說媒,讓張讓之子娶其妹,恐怕還不如眼下。” “此一時彼一時,誰也不知道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放心,我不會傻到要跟未來的天子作對。若非天子已經有了苗頭,我才不愿意做這樣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便最好。” 啪。 一顆白子掛在右上角,堵住了兩顆黑子左邊的“氣”,打吃掉了黑子兩目。 荀和也是個聰明人,或許不是智力90以上的妖孽,卻也非常人,稍加思索,就明白了陳暮的意思。 沒有一個天子希望兵權掌握在一個人手里,不管是前漢時期的呂氏,還是本朝的霍光梁冀等人,都是前車之鑒。 包括漢靈帝自己早期,也是生活在宦官掌權時期。 當時王甫等人誅殺了大將軍竇武,控制了朝政,為非作歹長達十多年。 漢靈帝也是長大之后,慢慢掌控權力,才誅殺王甫,徹底將大權攬在自己手里。他太清楚權臣的危害,絕不會讓何進最后也變成那樣。 所以如果天子跟大將軍真的起沖突的時候,必然只有兩個選擇,一是誅殺大將軍,防止后患。二是分大將軍兵權,不讓權力都掌握在何進一個人手里。 陳暮進言,則是向天子建議取第二選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確實是幫了大將軍一把。 想到這里,荀和將自己吃掉的兩顆黑子取出來,落子的聲音,也輕了許多。 二人下到第八十多手,由于十七路棋遠不如十九路棋那么復雜,棋盤上已經是星羅棋布,八十多顆棋子密密麻麻縱橫交錯在了一起。 陳暮落后兩目,一點都不慌,從側面包夾,慢慢布局鉗擊荀和的大龍,同時開口說道:“公舒先生,不如與暮交個底,后年那一刻,你到底是做何打算?” 荀和微笑說道:“還能如何打算,就這么打算而已。” “進宮誅宦?” 陳暮注意到白棋開始二路上爬,已經隱隱要對自己右上角的布局徹底動手,右上角先失兩目,再被屠掉剩余的六子,那么自己的龍頭就沒了,邊角直接大崩。 但也不是沒有挽救的機會,只是他思索片刻,沒有接上連回六子,而是直接舍棄掉右上六子,轉而圍剿白棋左邊四子。 看起來這六子舍得血虧,因為舍棄之后,黑棋要虧十五目,而圍剿了白棋四子,也只賺了九目而已。 所以對于陳暮這個選擇,荀和也十分困惑,不明白他為什么要這么做。 但既然人家中盤給機會,荀和當然不會放過,一邊下棋,一邊又說道:“自然如此,這不是當初你向我提出的建議嗎?” “恐怕不止吧。” 陳暮笑道:“最近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冀州豫州以及三河地區,不少豪強世家之人都在囤積糧食,大批打造兵刃。” 荀和不動聲色地道:“正逢亂世,為圖自保自無不可,尚書令多慮了。” “也許吧。” 陳暮提前一步吃掉了白棋四子,下一步白棋反攻,又吃掉了他六子黑棋。 “這幾年天子分州收稅,此法的確非常精妙。” 荀和將他的六子黑棋取出來,頗有些深意地說道:“分而取之,如蘇秦張儀合縱連橫。只是此法雖好,卻后患無窮,天下恐怕又將是一場亂世。” 陳暮點點頭:“不錯,正因如此,所以我已經向天子進言,請他明年最后收一次稅之后,就立即收手,恢復原有稅制。” “陛下會聽你的?” “坦然說,以陛下的貪婪......我估計不會。” “唉,那宦官的罪名又多了一項。” 荀和裝模作樣地嘆了一口氣。 “確實。” 陳暮含笑。 雖然這建議是他提的,但宦官不會說,黨人也不會說。 那么蠱惑皇帝收稅的罪名,自然是在宦官頭上。 最主要的是,漢靈帝過于貪婪。 今年還大修宮室,又把西園的錢都造得差不多,少府跟水衡內庫里的錢,應當是所剩無幾。 天子就指著今年的最后這一稅收上來,明年繼續揮霍無度。 雖然說明年還有一批,在已經減稅過半的情況下,天下豪強估計會捏著鼻子認了。 但要想讓一個既貪婪,又已經吃到甜頭的人停手,恐怕沒那么容易。 說到底,就好像癮君子一樣,只要嘗過那一口味道,就食髓知味,自然無法忘懷。 因此到了那個地步,天下豪強世家大幅度不滿,那么誅殺宦官的理由不僅又多了一個,而且絕對能獲得大部分人的支持。 “子歸胸有韜略,長于智計,何不與我等一同輔助大將軍誅殺閹宦?將來也能立上一功。” 荀和著眼于中盤扭殺,在布局完成之后,就開始對陳暮進行邊角圍獵。 “公舒先生所言確實有道理,早前暮也說過,暮之大哥劉玄德本為漢室宗親,向來忠于漢室。如今又在遼東擊敗張純張舉,身先士卒,悍不畏死,正是助大將軍一臂之力的良選。” 陳暮一邊裝作節節敗退,一邊完成了兩手夾擊反攻,在下方白三角六子和黑三角三子形成對殺之際,利用白棋對殺差一氣做文章,示敵以弱,放出自己黑外圍氣緊的弱點,引誘他吃自己左下二子,卻利用外圍三角做掩護,逃出一子來。 荀和順勢吃掉了他二子,看著已經一百多手的棋局,雖未到收官的地步,卻已經到中盤尾聲,自己右上角和左下角全部占白,右下角也分布錯落,占了八分之五的領地,不由笑著說道:“對于陛下分權之事,子歸有何見解?” 陳暮裝模作樣地思索,過了片刻之后,才說道:“如我所料沒錯的話,天子可能會效仿前漢,分南軍和北軍,北軍還是歸大將軍,南軍則由宦官統領,公舒先生可從這方著手。” “子歸的意思是?” “宦官畢竟是宦官,能有幾人善于兵事?下面領軍將領,還是得從能征善戰者當中挑選。” “我明白了。” 荀和點點頭,目光死死盯著陳暮右下角的半邊江山,只要把這里拿下,那么整盤棋他就占了四分之三,基本上也不需要等到收官,中盤結束,他就已經贏了。 陳暮在左角連邊下了一記飛棋,繼續道:“只要大將軍掌控了北軍,南軍摻一些沙子,最好是能與守宮門的禁衛有所交集,暗中結交那么幾位,到了那一刻,說不得就有奇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