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三國之謀伐》
第(2/3)頁
如此一來,他不得不暴露自己的行蹤。
不過他走得果斷,一點都沒有拖泥帶水,而且早在河內懷縣安排了張飛接應,倒不至于讓董卓的追兵趕上。
從密道出洛陽,騎上準備好的馬匹,一路奔行,來到黃河邊,坐船抵達平皋縣以南上岸。
陳暮經常在孟津關乘坐船只去濟南,和當地的船夫都熟得很,非常順利。
黃河從春秋時期就是北方人航運的主要水道,像秦晉時期著名的“泛舟之役”,就是通過渭水與黃河水道,由秦國向晉國輸送糧食。
《水經注》記載,彼時的黃河根本不叫“黃河”,而是叫“大河”,水質清淺,一不泛濫,二不改道,脾氣非常好。
究其原因,是因為漢時黃河上游水土并沒有流失。如今的雍涼地區,也就是后來的陜西甘肅那一塊地方全是豐茂的水草,羌人匈奴人鮮卑人在這一塊定居放牧,自然環境并沒有遭受破壞。
根據史料記載,當時西涼人如果想來洛陽或者去冀州等地,可以選擇從馮翊郡的夏陽縣龍門渡過,坐船抵達洛陽孟津,然后從孟津繼續坐船,到兗州陽平縣,也就是后世的山東陽谷縣附近,再改換成陸路繼續往東或者南北。
之所以到了陽平縣要改換陸路,是因為黃河上中游沒有問題,但下游地區的水勢特別湍急,不利于客船行進。
像西漢初年和西漢末年就曾經有過兩次黃河下游泛濫,導致青州地區淹了十幾個縣,東漢明帝令水利專家王景主持修河,花費了數十萬的人力物力,最終修筑了千里黃河大壩,使得黃河800年來都沒有改道。
所以正因為黃河下游水勢迅捷,導致當時航運只到陽平,不去水流無比湍急的下游平原地區。
但陽平離濟南也就咫尺之隔,因此陳暮每次坐船去濟南的時候,都非常輕快。從孟津到陽平這一段是黃河中游地區,在漢朝從未泛濫與改道過,水流平緩,十分便利,出行也非常方便。
如果就這么一路回濟南倒也不錯,不過陳暮之所以讓張飛在懷縣等他,實際上還是打算回蒲陰,因為繼續下去,未來大戰在所難免,他就得考慮宗族那邊的問題。
雖然三國時期,滅一族的情況極少。比如司馬家哪怕奪了天下,也沒有把孫曹劉三家殺絕,除了少部分人被夷族以外,基本不會禍及宗族。
像劉備后來都在川蜀割據一方,準備立國了,曹操占據了北方,劉備在涿縣婁桑的劉氏族人,也并沒有被曹操打擊報復。
但這種事情說誰得準,畢竟以后會形成對立面,發狠了拿家人做威脅,在亂世不是沒有人干不出來。
像董卓就曾經用袁隗威脅袁紹袁術,可惜他倆兄弟不在乎叔父的命,導致袁隗被屠滿門。
因此陳暮是打算與張飛一同北上,前往冀州,并不是要跟著劉備回青州。
在數十名護衛的保護下,陳暮登上了漢朝樓船,順河東去。
從孟津到平皋不過百里,他上午登船,中午就抵達,然后與張飛匯合在一起,準備秘密前往冀州。
沒想到四日后,他們才到鄴城,就在鄴城看到了朝廷下達的搜捕文書,通緝陳暮。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东县|
宁化县|
开阳县|
阿尔山市|
丰台区|
百色市|
商河县|
刚察县|
蚌埠市|
林芝县|
方正县|
岳池县|
京山县|
遵义县|
靖远县|
建湖县|
容城县|
博野县|
昌都县|
泾阳县|
东乡县|
方山县|
邢台市|
刚察县|
罗山县|
常熟市|
五大连池市|
临沂市|
内乡县|
罗田县|
张家界市|
望谟县|
青州市|
永和县|
辉县市|
聂拉木县|
建平县|
南充市|
额敏县|
内乡县|
兴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