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分崩離析(新年快樂)-《三國之謀伐》
第(1/3)頁
中華民族一直是一個堅韌的民族,這一點不管是在以前到后世,還是從后世到以前,父輩們一代一代的傳承,將這種品格發揚光大。
兩千年后,有人把共和國的公民稱為中國人,稱為唐人,稱為華夏子孫,稱為龍的傳人。但流傳最廣,同時也最被世人所認可的,還是那個稱謂——漢人。
如果你不信的話,可以拿出你的身份證看看,上面的民族一欄,是不是寫了一個“漢”字?
而在公元189年,這個賦予了所有中國人,給予我們在民族那一欄里稱謂的古老漢帝國,卻在此時,落下了最后的余暉。
在漢孝康帝,也就是歷史上的漢靈帝去世之后,最后一個大一統的漢代——東漢,徹底失去了它的統治。
劉宏一死,皇權更迭,大將軍、太皇太后、太后、兩位皇子輪番上陣,所有人都以為自己會是最后的勝利者,以為自己可以掌控這個古老的帝國。
可他們最終都失敗了,敗得很徹底,輸給了那個漢末最猖狂的屠夫——董卓。
漢人的統一,是從秦始皇開始。
但漢人第一次在世界上吶喊,發出自己的聲音,卻是在漢武帝時代。
而到時至今日,這聲吶喊,也將最終成為余音。
等待著下一次唐朝的第二次宏偉。
初平元年八月。
劉備作為一個普普通通,劉邦千千萬萬子孫的后代的一員,站在函谷關外的山川之上,遙望著那巍峨璀璨的雄關,第一次發出一聲無奈而又痛苦的呻吟。
“這關,太險。”
是的。
函谷關實在太險。
秦國能憑此關抗拒六國聯軍,便是因為這里比之素有“劍門天下險”的劍門關亦是不遑多讓。
在秦國與漢末這四百多年間,實際上函谷關已經發生過多次變遷。
由于西漢已經大一統,函谷關失去了它的防守意義,所以漢武帝一度將舊的函谷關向東遷移了三百多里,移到了洛陽附近的新安縣。
但到了西漢末年,赤眉軍曾經繞過了新函谷關,直接進入了關中,因此實際上新函谷關根本沒有戰略意義。
如此到了東漢之后,劉秀為了鞏固帝都,就又把曾經荒廢的舊函谷關重新修建了起來。
這關是什么模樣?
用千難萬險來形容也不為過。
北面是滔滔不絕的黃河,南面是秦嶺山脈,唯有中間一條峽谷絕道可以通行。
根據史料記載,這條裂縫長十五公里,絕岸壁立,寬不過數米,可謂是“車不能方軌,馬不能并鞍”。
而函谷關,就修建在這條長達十五公里的絕道前,如一道天塹,橫在了關東聯軍面前。
這還不是最絕的,最絕的是在函谷關前,還有一條波濤浩瀚的弘農河。
后世的弘農河已經只是一條小河,但在當時卻是一條寬十數丈,水流湍急,水勢迅猛的大江大河。
而弘農河與函谷關之間的那一小片空地,劉備五萬大軍甚至都沒法塞下,地形有點類似于虎牢關,卻是比虎牢關還要艱險百倍的關卡。
秦國以一國之力,對抗關東六國兵馬多年,憑借此關之險要,關中地區幾乎是穩如泰山。
歷史上關東聯軍甚至都沒有打到函谷關來,直接看了眼這地形,轉頭就作鳥獸散了,什么忠心漢室,心系天子,全都拋在了腦后。
看著此關,即便是原本雄心萬丈,想要擊潰董卓拯救天子的劉備,也是感覺到天地的渺小,一開始的雄心壯志,直接滅掉了一半,另外一半,他還寄托在能不能繞過去這個問題上。
因為這地方連放投石車的位置都沒有,投石車能不能過河都是個問題。
所以劉備已經沒有了任何想要強攻的想法,再傻的人都知道,在函谷關面前,百萬大軍都是全送死。
“大哥。”
就在這個時候,出去探路的關羽回來了。
劉備連忙看向他們,問道:“如何?”
關羽說道:“不能繞過去,我問過當地人,這里兩岸全是數百丈高山,猿猴都難以攀登過去。唯有冬季才有過去的可能。”
“冬季?”
劉備見有希望,頓時來了精神,忙問道:“是何辦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祝|
磴口县|
泸州市|
新和县|
札达县|
县级市|
灵川县|
阿鲁科尔沁旗|
额尔古纳市|
中宁县|
宝丰县|
皮山县|
开原市|
平南县|
务川|
方城县|
全州县|
迭部县|
革吉县|
汉阴县|
彰化市|
辽宁省|
胶州市|
西华县|
崇州市|
常州市|
寻乌县|
神农架林区|
留坝县|
新建县|
常熟市|
宁晋县|
台南县|
清镇市|
武冈市|
平阳县|
宣武区|
宕昌县|
南宁市|
武邑县|
九龙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