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三國之謀伐》
第(2/3)頁
楊彪硬著頭皮道:“太師,我等俱為三公,朝廷大員。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光憑太師手下的大將三言兩語,就要無故搜查我等府邸,恐怕于理不合。”
其實這句話也算是他們最后的一點倔強,畢竟董卓都差點當著他們的面把劉辯給殺了,還有什么事情做不出來?
但不管怎么樣,為了自己的顏面也好,為了藏某些東西也罷,總歸是要抗爭那么兩句。
若是什么都不說,反倒更讓天下人小瞧了他們的骨氣。
王允也站出來道:“太師,我等忠誠天地可鑒,怎么能因為謠言惡語的中傷,而寒了朝廷諸公的心呢?若是如此,長久以往,恐怕人人自危,誰還敢忠心為太師效力?”
“這......”
董卓一時遲疑,楊彪的話他可以不聽,但王允從洛陽起,就一直表現得是他的忠心小弟,而且之前還曾經為他出謀劃策,他說的話,確實有幾分道理。
就在這個時候,中堂外忽然有士兵急匆匆奔來,跑到堂下,單膝叩地道:“報太師,牛中郎君回稟,朱儁退軍了。”
“哦?”
董卓大喜,忙問道:“怎么回事?”
士兵答道:“朝廷詔書送入朱儁大營,朱儁猶豫許久,最終決定聽從詔令,解散軍隊回長安。”
“哈哈哈哈。”
董卓仰天大笑,看著王允道:“不錯,此解我長安之急也。王子師之策,確實有效。既然如此,便依子師之言,不搜查諸位公卿府邸了,免得寒了諸卿之心。”
“多謝太師。”
眾人算是松了一口氣,連忙拱手應禮。
朱儁那邊確實是撤兵了。
實際上他得了這份詔書,真的很猶豫。
歷史上,包括他與皇甫嵩在內,實際都考慮過要不要出兵討董。
皇甫嵩最終是屈服于詔書,董卓讓皇帝下了一道命令,就把皇甫嵩乖乖地從長安招回來。
而朱儁則是在徐州四處募兵,想要討董,結果還沒出發,也被一道詔書招走了。
所以這兩個人,也確實是對大漢很忠誠,不像各地諸侯那樣不聽調令。
只是朱儁又不傻,如果他真的解散軍隊只身進長安,估計最終也是跟皇甫嵩一個下場,在洛陽就被處死了。
因此想了半天,他決定還是得找關東軍做場戲,那就是表面撤軍,實際上裝作被關東軍給扣住。
這樣雙方都給對方一個臺階下,朱儁既不會因為進逼長安,迫使董卓危害皇帝,又能保全自己的名聲,不至于有個奉旨不尊的惡名。
反正關東軍是不在乎這個名聲的,因為關東軍師出有名呀,是奉了劉協的名義出征,自然不用在意劉辯的旨意。
不過對于董卓來說,朱儁的撤兵,也確實緩解了他許多壓力。
而這個策略又是王允提出,因此讓董卓就更加信任王允,既然王允站出來調和反對他搜諸位公卿的府邸,那董卓自然也給了他這個面子,沒有撕破臉皮,做得太難看。
朝議結束,諸多公卿回家之后,卻并沒有停止聯絡。楊彪劉虞黃琬馬日磾種拂這些人是三公九卿,董卓必然派人偷偷看緊他們。
但私底下,有士孫瑞、楊瓚、淳于嘉、趙溫、張喜等臣子忠于漢室,秘密相連在一起共謀大事。
幾人偷偷在士孫瑞家中相聚,不過讓他們驚訝的是,這次士孫瑞居然還帶了另外幾個人來,這些人大家都認識,有第五儁楊儒魏杰杜楷等人,但最后一人卻讓人愕然,竟是董卓的忠犬,已經高升為太中大夫的趙琳。
“諸位不要驚慌,相衡乃大儒定祖公之徒,素有才干,后來又仕于文饒公,為文饒公的門生故吏,之前投靠于董卓,不過是與王司徒一般,虛與委蛇,權宜之計也。相衡早年曾與劉玄德有交情,暗中有書信來往,此番前來,便是代表了關東軍。”
士孫瑞向大家解釋了一句。
實際上朝廷諸公的屁股并沒有坐歪,包括王允在內,私底下這些公卿都是明白他是心向漢室,并沒有真的投靠董卓。
而士孫瑞同樣也屬于這一派,表面投降,實際上是曲線救國,先麻痹董卓,再伺機行動。
如今眼看關東軍兵敗,董卓再次如日中天,眾人就相聚一起,商討對策。
聽到士孫瑞的解釋,大家這才明白趙琳居然也是臥底,松了一口氣的同時,紛紛向他道歉。
因為趙琳也算是出自名門,天水趙氏,投靠董卓以后,素來讓大家不恥,經常偷偷譏諷他。現在得知真相,自然不好意思。
“沒想到相衡也是同道中人。”
“原來相衡亦是忍辱負重,以往多有得罪,還請海涵。”
“相衡有大量,應當不會在意我等胡言亂語。”
幾人紛紛致歉。
趙琳連忙道:“諸位都是一心為朝廷效力,為天子盡忠,以往不知情,怎么能怪罪于眾呢。”
“好了好了,大家快坐吧。”
士孫瑞招呼眾人坐下。
長安反董勢力中,楊彪王允他們是首腦。
但因為他們的位置太高,被董卓監視,反倒不方便出來私下相會。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通市|
斗六市|
简阳市|
永修县|
凤阳县|
海阳市|
镇原县|
溧水县|
贵港市|
东光县|
白玉县|
博罗县|
锡林郭勒盟|
韩城市|
湟中县|
丹东市|
普兰店市|
张家港市|
通辽市|
玛纳斯县|
浪卡子县|
增城市|
舞钢市|
邢台县|
嵩明县|
威远县|
阳高县|
普兰县|
内乡县|
梓潼县|
同江市|
保山市|
尚志市|
大渡口区|
信宜市|
道真|
贺州市|
盘山县|
松溪县|
扎囊县|
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