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章 活著-《三國之謀伐》


    第(1/3)頁

    歷史上劉備的一生,其實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仁義階段。

    從平原相,再到新野,這一段時間,無不包含了他對百姓的仁義。

    與百姓同吃同住,聽聞曹操屠徐州,毅然過來幫陶謙抵擋。

    最后在所有百姓都想跟著他離開,導致變成了他的累贅時候,甚至有人勸說他拋棄百姓的時候,依舊不愿舍棄。

    可以說,那句“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就是他最真實的寫照。

    第二個階段,就是起家階段。

    這個階段是從新野之后,讓劉備逐漸放棄了幻想,從而開始轉變為實干思路。

    因為他發現哪怕他帶著無數百姓過江,甚至親自留下來斷后,最后的結果也是害了無數百姓。

    所以從那以后,他就學會了什么叫以大局為重,學會了從另一個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比如擁有一塊地盤之后,才能安置百姓,才有兵有糧可以抵擋侵略者。

    又比如這一次他忽然放棄進攻長安,轉而帶百姓回家,要是第二個階段的劉備,必然不會這樣去做。

    他會想,也許自己心中懷有仁德。但只有打下長安,才能保護更多的百姓,所以必須要忍痛放棄一些百姓,如此便可以救更多的人。

    不得不說,這個想法肯定是對的。

    只是對于現在的劉備來說,還沒有到這個階段,因此包括陳暮在內才會不同意他當初的貿然舉動,認為他犯了很大錯誤。

    但這同樣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一個喜歡感情用事的人需要經歷的事情,不然這個人一輩子都不會成長。

    第三個階段,自然就是意氣用事階段。

    明知道最大的敵人是魏國,卻為了給關羽報仇,非要去打東吳,腦子都抽的人才會去這么做。

    可他偏偏去做了,最后死傷慘重一敗涂地,弄得蜀國基業差點崩潰,影響深遠。

    從這一點上來看,至少在理想主義方面,他一生都未改變。

    就連偉人都是如此對他的評價,可見不管是歷史上的劉備,還是陳暮眼下親眼見到的劉備,都是如此。

    仁與義。

    貫穿了他的一生。

    陳暮在穿越過來之后,就經常去想,到底是怎樣的經歷,導致了劉備會是這樣的性格。

    這個問題縈繞了他許久,一直沒想明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甸县| 辽阳县| 津南区| 望城县| 汶上县| 米泉市| 上思县| 杭州市| 金沙县| 蓬溪县| 岳西县| 噶尔县| 龙口市| 华阴市| 濉溪县| 武宣县| 贡山| 灵璧县| 凤庆县| 兰州市| 西城区| 宁都县| 安顺市| 淳化县| 都匀市| 渭南市| 甘德县| 神木县| 达日县| 会东县| 加查县| 仲巴县| 通海县| 清远市| 炎陵县| 台南市| 安平县| 锡林郭勒盟| 林甸县| 太原市| 珠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