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冀州-《三國之謀伐》
第(1/3)頁
“宋微子之興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豈徒然哉!是用氣憤風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爰舉義旗,以清妖孽。”
“方今漢室陵遲,綱維弛絕,圣朝無一介之輔,股肱無折沖之勢,方畿之內,簡練之臣,皆垂頭搨翼,莫所憑恃,雖有忠義之佐,脅于暴虐之臣,焉能展其節(jié)?”
“故救國之大事,必以賢明之臣于外,伏茲億兆,躬擐甲胄,跋涉山川,櫛風沐雨,豈辭勞倦,遂起西伯之師,將問南巢之罪?!?
“而方今之天下,唯備操信堅瓚屬當期運,備皇漢舊臣,宗室冢子。奉先帝之成業(yè),荷本朝之厚恩?!?
“操三公之后,濟世之才也。信堅瓚,亦勇?lián)磩傄?,微末發(fā)跡,導溫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壯之烈。此皆種種,大仁大勇之士,蓋逢明臣,以絕元惡大憝?!?
“噫吁嚱,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龍藜帝后,識夏庭之遽衰。然此五公于此,視死如歸,昭然千古,謂之忠臣肝腦涂地之秋,烈士立功之會,誰云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
“嗚呼!帝去若昨日,言猶在耳,忠豈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轉禍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勛,不忘大君之命......”
《討董記》洋洋灑灑兩千余字,印刷出來之后,其實就是薄薄的幾頁紙,還不如后世一篇網文隨便一章的字數多。
然而到了東漢之后,無數世家豪強看了愛不釋手,里面的文字都得背得滾瓜爛熟才罷休。
這可是大儒鄭玄與蔡邕執(zhí)筆寫就,上面還有兩人的簽名印章呢。
不說這內容有多好,光這簽名印章就老值錢了。
可惜是印出來的,若是親筆寫的原文真跡,那就更加珍貴。
初平二年二月,冀州,渤??ぶ嗡掀たh。
郡守府中,袁紹臉色鐵青地看著手里的《討董記》。
里面書里倒是提了一筆,只說十八路諸侯聚于酸棗,然后就沒有了下文。
沒有貶低他,也沒有直截了當地說他壞話。
但這提了還不如不提。
因為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面對董卓的殘暴,袁紹袁術等人知難而退,唯有劉備曹操孫堅鮑信公孫瓚幾人勇往直前。
書里沒有表面寫作者的態(tài)度,也沒有夾雜私貨批評他袁紹。
可兩相對比,高下立刻就有了判斷。
哦。
你袁紹就知難而退,棄天子于不顧,這是什么行為,這是忠臣做的事情嗎?
什么?
你有難處?
那為什么人家劉備曹操孫堅公孫瓚鮑信能繼續(xù)打,他們就沒有難處?
歸根到底,還是你袁紹不夠忠誠,對漢室沒有盡到責任。
正所謂不怕別人太優(yōu)秀,就怕同行襯托地好,很多東西一拿來比較,一下子就會區(qū)別出很多意思,讓人有種說不出的滋味來。
袁紹甚至可以預見,接下來的日子,這樣的風言風語估計不會少,必然會嚴重損害他的名望。
然而他卻沒有辦法。
自己做的事情,就得承擔做了這件事情的后果。
“可惡?!?
袁紹將手中的《討董記》撕成碎片,目光中透露出一絲兇厲,對逢紀說道:“若有一日,我捉到鄭玄蔡邕這兩個老匹夫,必然要羞辱他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井市|
甘孜县|
钦州市|
五家渠市|
无为县|
广河县|
秀山|
肃南|
商河县|
通辽市|
松江区|
海宁市|
沙雅县|
确山县|
长岛县|
龙里县|
昌江|
井冈山市|
漳浦县|
独山县|
东源县|
万山特区|
黔西县|
济南市|
容城县|
宁强县|
乐亭县|
焉耆|
涟水县|
泗水县|
凤凰县|
疏附县|
宁海县|
伊金霍洛旗|
宝兴县|
准格尔旗|
沐川县|
商洛市|
讷河市|
岱山县|
潜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