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覬覦河內-《三國之謀伐》
第(2/3)頁
為此河內很多世家大族,乃至平民百姓,都怨聲載道,往河南遷移。
現在的洛陽并不缺土地,缺的是人口。
畢竟一夜之間,整個河南尹、弘農郡的人口幾乎全都被遷走,導致很多縣都非常荒涼,大量的田土荒廢無人耕種,因此官府非常歡迎外來人口來洛陽耕種。
河內一些世家大族,可能還舍不得自己的土地,而那些本來就沒有土地的平民百姓,對于官府無償提供田土的誘惑還是難以抵擋,使得不少難以忍受王匡在河內實行暴政的百姓拖家?guī)Э谂艿胶幽弦?
要是一個兩個,王匡可能還不在意,人口遷移是很正常的現象。但百姓是成群結隊地走,短短數月之間,就已經有七八千人從平縣渡過了黃河,跑到洛陽周邊領取田地,在河南棲息下來。
也許有人說,七八千人也不多呀,值得這么大張旗鼓嗎?
然而這是在漢末。
全國人口也就那么幾千萬。
原來的三河地區(qū)人口還是非常多,但董卓遷走了洛陽周邊百姓,導致人口暴跌。
而三河地區(qū)唯一沒有被遷移的就是河內郡,按照黃巾之亂前的人口普查資料顯示,當時河內郡大概有十五萬戶,八十萬人。
只是經歷了黃巾之亂,董卓之亂后,河內郡同樣大受影響,人口在短短七八年內,銳減了大半以上。
這其中除了兵荒馬亂天災人禍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各路諸侯征兵征走了。
比如當初漢孝康帝建南軍,就在三河地區(qū)征兵。還有劉備在野王抵御冀州叛軍,也從河內征的兩萬兵。以及丁原被任命為并州刺史,同樣是在河內征兵,北上抵御鮮卑。
緊接著朱儁、袁紹、王匡,各路諸侯像是割韭菜一樣,在三河地區(qū)割了一茬又一茬。等董卓將河南尹弘農郡人口遷往長安,河內郡就只剩下二三十萬人了。
現在人口那么少,還在陸陸續(xù)續(xù)往河南尹遷移,王匡怎么可能坐得住?自然是派兵來到平縣邊境,阻止百姓遷移,從而與平縣守軍發(fā)生了沖突。
得知這個情報之后,陳暮就開始思索起來。洛陽是他計劃中很重要的一環(huán),如今瞌睡來了就有人送枕頭,這不是把河內郡送上門嗎?
剛好河內百姓對王匡怨聲載道,再加上雙方已經發(fā)生了沖突,出兵都借口都有了,那還想什么?
想到這里,陳暮心中就已經有了主意。
第二日,平縣。
平縣又名小平津渡口,是與孟津渡口一樣,為洛陽的兩大北面門戶。
之所以這里會成為兩處重要關隘,就是因為此地的黃河是最窄處,河面上有很多島嶼沙洲,洲島之間建造了浮橋,百姓可以通行。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川县|
舞阳县|
静宁县|
磴口县|
阿克|
盐亭县|
锦州市|
永年县|
平山县|
清丰县|
青岛市|
平塘县|
萨迦县|
观塘区|
澎湖县|
临海市|
虎林市|
巴林左旗|
横山县|
分宜县|
仁寿县|
于都县|
浮梁县|
三穗县|
宜城市|
文成县|
北海市|
玛纳斯县|
乐业县|
临海市|
扎兰屯市|
平利县|
仁怀市|
元谋县|
克东县|
桂林市|
平泉县|
遵义市|
北票市|
肇源县|
江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