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蒙率領五千人急行軍,突襲白波軍營寨。 兵貴神速,而且徐榮為了這次試探性進攻,不僅派給他的都是精銳,還有三百寶貴的西涼鐵騎。 這是他手里唯一的騎兵部隊,有了騎兵的機動性,如果發(fā)現(xiàn)情況不對,還能立刻就走。 要是確定了白波軍確實沒有防備,那么試探性進攻自然也就會變成真的進攻。 不得不說,三萬多人敢于主動進攻六萬人,對于指揮官來說,確實很需要勇氣。 但徐榮從來不缺乏勇氣,何況這也不是一次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軍事行動。 項羽破釜沉舟,韓信背水一戰(zhàn),那都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可謂不成功便成仁。 而現(xiàn)在并不是到那種拼死一戰(zhàn)的絕境,徐榮并沒有想來次決戰(zhàn)。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董卓三令五申,不準他主動進攻。 所以眼下這次試探,已經是徐榮所能夠做的極限。 如果白波軍能夠抵擋下來,徐榮很快就會撤退,絕不會繼續(xù)在這里和他們糾纏。 要是不能抵擋下來....... 那自然就是全軍壓進,真的開打。 畢竟白波軍如此不堪一擊,直接被擊敗了,打了勝仗,難道董卓還會責怪他不成? 數公里之地,西涼軍也需要一些時間才能趕來。但白波軍在短時間內卻沒辦法做到如此迅速地集結。 所以當李蒙都快到寨前,發(fā)現(xiàn)白波軍營寨外亂糟糟一團的時候,心情別提有多高興。 “關東軍果然沒有防備。” 李蒙興奮地對自己的副將說道:“此時進攻,正是時候。傳令下去,全軍出擊!” “全軍出擊!” 副將對著身后的傳令兵吼道。 “校尉有令,全軍出擊!” 傳令兵騎著馬一路呼喊著命令。 李蒙肯定不知道,如果他現(xiàn)在停下來,擺開陣型,穩(wěn)步前推,或許還有機會。 因為白波軍現(xiàn)在是完全沒有陣型,一片散亂,毫無章法。 一旦被大軍集合沖陣,則哪怕白波軍的人數是李蒙先鋒軍的十倍,也會因為太過混亂而被擊潰。 在歷史上像這樣的例子最有名的就是淝水之戰(zhàn)。 前秦軍人多勢眾,但人多也代表著隊伍過于臃腫,一旦往后撤退移兵,勢必造成混亂,如此晉軍渡河而擊,輕易將苻堅擊敗。 但李蒙顯然不會知道在兩百年后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由于見到白波軍亂成一團,認為正是攻打的好時機,他直接下令,士兵以沖鋒之勢,直接殺向白波軍的營寨。 而幾乎就在他的先鋒軍已經沖到營寨前不足一里的時候,遠處西北面的一處營盤忽然大門打開,一威猛壯漢騎馬奔出,身后數千人,浩浩蕩蕩涌來! “河東徐晃在此,誰敢與某一戰(zhàn)!” 來人正是楊奉部下徐晃。 徐晃今日也在操練士卒,不過不是在寨外,而是在寨內校場。 聽到外面的動靜,他立馬召集士兵,組織好隊伍,領著自己麾下所有兵馬,隊形散開列成數排,以沖鋒之勢向著李蒙殺去。 兩邊都在往前沖,幾乎是在短短的十多秒后,雙方兵馬如兩道洪流一般撞在了一起。 徐晃被甲持斧,先登陷陣,殺數十人,目光陡然瞄準了一名軍司馬,大斧劈下,人頭落地,頃刻間斬殺兩名小將,高呼道:“西涼軍不過如此,還有誰敢與某一戰(zhàn)!” 眼見自家主將如此威猛,徐晃麾下士兵像是天神附體了一樣,紛紛大喊:“司馬威武,司馬威武,西涼軍已敗,西涼軍已敗!” 這是徐晃之前就對士兵下達的命令,一旦他們沖入敵陣,就立即要這么大喊,以此來擾亂敵人軍心。 前面的西涼軍還在一股腦往前沖,但后面的西涼軍并不是列成陣型向前,而是像一字長蛇一樣,魚貫而奔。 所以后面的西涼軍根本不知道前面的形勢,聽到大喊前軍敗了,一時間無比驚慌,紛紛逃跑。 李蒙這個時候一臉懵逼,這才剛剛開始打,怎么自家就敗了呢? 然而還沒等他回過神來,就看到自己周圍的士兵紛紛丟下武器抱頭鼠竄,狼狽地往來的方向跑去。 很快周圍的士兵已經很少,徐晃注意到不遠處亂兵中有一個騎馬的將領,身邊還有數十名親衛(wèi)保護,有人舉著一桿大旗,上面寫著一個“李”字。 意識到這很可能就是這股軍隊的首領,徐榮當即催動馬匹,持著宣花大斧向著李蒙奔去,同時怒喝道:“賊將拿命來!” 李蒙身邊的親衛(wèi)將他團團護住,徐晃與數十名勇士左右揮圍,直前急擊,殺七八人,直取李蒙。 周圍亂糟糟一片,全都是人,李蒙就算騎在馬上,也根本沒法突出重圍逃走。 只眨眼間,徐晃就已經殺到他的近前,劈斧頭兇猛劈下。 砰! 咔嚓! 李蒙也算老將,反應倒也不慢,見敵將長柄宣花大斧如轟雷般砸落,當即揮槊就擋。 可下一秒,連人帶槊給他劈成了兩截。 他的馬槊中間是硬木制作,畢竟全鐵制作的馬槊重達數十斤,不是呂布張飛關羽這樣力大無窮的猛將根本揮不動。 徐晃的力氣太大,直接將硬木都劈成兩半,順手還砍死了李蒙。 見賊將已死,徐晃更加囂張,大斧往前一指,怒吼道:“賊首死了,繼續(xù)殺!” 身后成群結隊的士兵瘋了一樣往前沖。 關羽看到這一幕,當即帶著管亥才剛剛組織好的數千士卒趕來,追上了徐晃,在后面大喊道:“前面的壯士請慢一點,前面就是敵方主力軍!” 什么? 請莽一點。 亂軍之中徐晃根本沒聽清楚關羽在喊什么。 關羽他當然認識,如今的白波軍主將,是他老大楊奉的頂頭上司。 現(xiàn)在聽到主將下令讓他繼續(xù)莽一點,徐晃只覺得熱血上頭,瘋了一樣開始拍馬臀。 饒是爪黃飛電疾如閃電,可前面都是自家兵馬正在銜尾追殺西涼軍的潰兵,雙方都十分密集地擁擠在平原官道上,全速追的話很容易撞到自己人。 所以關羽也很無奈,只能跟在徐晃背后,一旦形勢不妙的話,就立即上去接應。 在擊潰了李蒙的先鋒軍之后,徐晃一馬當先,繼續(xù)向著前面直沖。 此時此刻,徐榮正領著兩千兵馬,在寬闊的官道上向前移動。 前面是自家的五千先鋒軍,身后是三萬大軍,徐榮這么安排,自然有他的用意。 數公里距離不長不短,可士兵被甲持戟挎刀,身上的負重不輕,一路急行軍過去,容易體力不支。 因此他命令先鋒軍是以急行軍奔襲,大概每小時五公里的速度,而他的軍隊則是正常行軍,大概每小時三公里左右。 中間會隔開那么兩公里,而徐榮自己走在大軍的最前面,來觀察前方的動靜。 如果先鋒軍沒有遭遇埋伏,順利地殺入了白波軍營寨,徐榮就會下令全軍出擊,后方大軍全部壓進,一舉擊潰白波軍。 如果先鋒軍遭遇了伏擊,那他也可以從容布置,選擇撤退或者原地結陣防守。 這也算是一個為帥者的基本常識。 新豐城到戲亭一帶,要么是平原,要么是丘陵,地形相對平坦。 而在新豐城到戲亭正中間,就是鴻門亭,也就著名鴻門宴發(fā)生的地方。 此時鴻門亭的官道之上,遠遠地,徐榮就已經看到了地平線上密密麻麻的士兵正在瘋了一樣往自家這邊跑來。 看穿著,一眼就認出是自家的西涼軍。 “將軍,白波軍果然設伏,李蒙被擊潰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