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時間一久,總歸要出問題。 因為呂布的兵馬只有兩萬五千人,在蕩陰面對關羽數萬大軍,雙方大戰數次,雖然以呂布之勇,擊退關羽數次,但也讓他感覺到壓力很大,因此數次向袁紹請求增兵。 袁紹大部分的兵力都在魏郡東北,另外還在鄴城安排了六七萬人馬,這些兵力都有用處,差不多已經沒有兵馬可以給呂布派去,所以言辭拒絕。 而呂布看到的是鄴城明明還有六七萬人,卻不給我調援兵來,好家伙,這是在防備我呢,因此慢慢心生怨恨,開始搞事。 比如以糧草不足為由,縱兵劫掠,在繁陽、內黃、陰安等地,四處搶劫百姓,禍害地方。 如此袁紹也變得猜忌起呂布來,開始封鎖呂布的糧草裝備,并且明面上,還以冀州天子的名義發詔書,將呂布召回鄴城,說要為呂布加官進爵,且為他增派一些人手。 呂布還不知道袁紹已經猜忌他,聽到這個消息,當時候就非常高興地上路了,只帶了隨從侍衛數十人,輕裝簡行,奔馬跑回了鄴城。 由于當時袁紹還沒有徹底掌控整個冀州,不敢與以荀和陳逸為首的黨人們撕破臉皮,直接下令殺死呂布。所以在呂布回來之后,就設宴款待了一番,叮囑他好好防守冀州的西南面,并且升他為征西將軍。 征西將軍屬于重號將軍,為“漢舊諸征”,比雜號將軍和中郎將肯定要高,因此呂布不疑有他,欣然接受。 給呂布升官之后,袁紹就讓他領五千援軍和大量的物資,準備回蕩陰。 表面上,這次呂布來鄴城,就是來領這些兵馬和物資的,但實際上,袁紹早就秘密給軍中帶隊的兩名軍司馬下令,命令他們暗中除掉呂布,借口說被關羽軍襲擊,呂布死于亂軍之中。 這個計劃若是對付普通人,肯定是萬無一失。然而呂布之勇,還是出乎袁紹的想象,大軍啟程一日后,第二日天色漸晚,在潐水附近安營扎寨。 兩名軍司馬認為時機成熟,于是決定半夜率軍襲殺。趁天黑,領了數百人進入營帳中亂刀揮砍,將一人砍成肉醬。 士兵以為已經將呂布殺死,就又去襲殺呂布親衛,哪料到帳篷中,卻殺出一位猛人。 原來這些日子,呂布也暗暗懷疑袁紹可能已經對他產生了猜忌,想要謀害他,于是讓一名親衛在自己營帳中睡覺,他則穿著親衛的衣服,與幾名親衛睡在旁邊的帳篷之中。 結果軍司馬的行動驚擾了帳篷中的呂布,呂布率領自己的親衛,以一桿方天畫戟,在只損失數人的情況下,竟然硬生生從五千人的軍營中殺出。 雖然事后袁紹送來信件說這是兩名軍司馬的個人行為,與他無關,已經將這兩名軍司馬處死,希望呂布不要放在心上。 但裂痕既然已經發生,自然已經無法再彌補,雙方的關系已經難以緩和,接近撕破臉皮的地步。 因此當袁紹解決了鄴城這邊的內部矛盾問題后,聽到劉子惠談起呂布來,也不由得感到頭疼,雖然他很想除掉呂布,可問題是呂布還不能輕動,洛陽那邊,還得讓他去抵御才行。 一時間,因為這個問題,原本挺高興的宴會,忽然變得有些凝重起來。 過了片刻,許攸才說道:“明公,現在呂布還不能動,他一動,則魏郡危矣。我們應該把主要方向,對準東北面的幽州軍與青州軍,只有擊退他們,才能徹底掌控冀州。” 郭圖也道:“不錯,如今明公雖然麾下兵強馬壯,控弦之士二十萬,然以魏郡一郡之地,如何能持久?只有擊潰劉備和公孫瓚,才能圖謀天下也?!? “是啊,呂布不過是小患,可以先放一放。那公孫瓚和劉備,才是大患。如果不能將他們打敗,冀州才是真正的危如累卵?!? “只是此二人聯軍勢力亦不可小覷,短時間恐怕難以擊敗,明公怕是要親自領軍前去,才能打敗他們?!? “若是明公走了,鄴城這邊怎么辦?萬一呂布來襲,城內恐難以抵擋?!? “那呂布不會那么蠢的,他來攻打鄴城,就是幫關羽的忙,除非他投降洛陽,可他與劉關張陳四人仇深似海,數次被他們打得吐血,怎么可能會投降青州?” 許攸郭圖逢紀審配辛評辛毗荀諶各抒己見,這就是分清楚主次的問題,雖然這幫家伙,也就許攸智力稍微高那么一點點,其他的基本也就是60-80的坑貨,內斗內行,外戰外行,但這點主次還是分得清。 畢竟你去動呂布,就是在幫青州軍除掉一個魏郡西南屏障,自斷一臂的事情可不能做。因此哪怕是郭圖逢紀這些人,也都沒有建議袁紹先除呂布,而是讓他先解決青幽二州聯軍。 袁紹聽了這話,覺得有理,環繞眾人說道:“不錯,諸公之言,甚合我意,只是青州有棉衣,擅長冬日作戰,在此寒冬與他們決戰,殊為不智。因而我決定,待來年開春之時,便親率大軍,征討劉備公孫瓚。” “明公英明!” 諸多謀士紛紛贊同。 而就在袁紹認為明年春天,親征劉備公孫瓚的時候。 外面忽然傳來一陣嘈雜聲,有士兵急匆匆跑進來,單膝下跪道:“明公,出大事了?!? “嗯?何事?” 袁紹認出這是自己府外守門的衛兵。 衛兵說道:“張郃將軍在陰安被青州軍擊敗,全軍覆沒,只有數十人逃出,現已回鄴都,正在府外求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