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一章 出使呂布-《三國之謀伐》


    第(1/3)頁

    洛陽,尚書臺。

    在那年的火災當中,皇宮大火最先被劉備率領的聯軍撲滅。

    所以當時東漢皇宮大部分建筑,都保留了下來。

    東市遭到的火災最嚴重,化為了一片廢墟,西市也差不多,享譽千年盛名的白馬寺,就毀于這場戰火。

    幾年下來,災后重建工作在朝廷諸公的主導下一直沒有停過,但跟十多年前比,此時的洛陽,遠遠不如那時的浩瀚,規模已經小了很多。

    唯一還能夠彰顯出漢帝國最后那一抹余暉的,也就只有這連綿數平分公里的南北二宮。

    劉虞做了皇帝之后,天下的事情哪里都管不著,政令出不了司隸,也只能把心思放在司隸,整日處理的政務就是安頓從關中來的流民,修建被毀的城市,關注河南河內的屯田情況。

    鐘繇這個尚書令也好不到哪里去,因為尚書臺的職責就是處理政務。可惜這天下也沒什么政務可以處理,現在更多的時候,就是與關羽一起調兵協防整個司隸。

    簡單來說,劉虞現在正在做著司隸校尉的事情,而鐘繇則只能去做關羽的副手,經常要往河內郡跑,不過大多數時候,他還是在洛陽管事。

    此時此刻,鐘繇在尚書臺練字。

    作為漢末最著名的書法家,在沒有事情的時候,鐘繇就喜歡一個人在房間里練字。

    一疊一疊的紙張放在一旁,腳下還有無數棄稿,寫成的稿子則攤在另外幾張桌子拼湊的臺上,房間內掛滿了大量的書法作品。

    如果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這些書法作品并不是鐘繇的,而是桓帝康帝時期很多名家之作,如張芝、曹喜、蔡邕、劉德升、師宜官、梁鵠、邯鄲淳以及陳暮。

    這些人皆是當世書法名家,有些人已經亡故如張芝、曹喜、劉德升等,還有些成名已久,如蔡邕、師宜官、邯鄲淳等,哪怕是梁鵠這樣的小字輩,也是學于師宜官,后來于鴻都門學畢業的書法大家。

    唯有陳暮的書法擺在這里就比較奇怪,畢竟跟前面這些人相比,他成名并不在于書畫一道,而是在縱橫天下的智慧謀略。

    但鐘繇卻唯獨鐘情于陳暮的書法,認為陳暮的書法是集大成之作,可謂一派宗師。

    事實上也是如此。

    如果讓陳暮什么都不懂從頭開始學,水平肯定不如此時的書法名家。

    但他在穿越之前,小時候學校就有書法這一門課,后來雖然并不專精這一道,可閑暇時候也愛寫寫字,練練筆,對書法有一定的基礎了解。

    等到他穿越之后,由于漢孝康帝特別喜歡書畫,為了討好,就得在這方面下功夫,前世的功底就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畢竟陳暮前世臨摹書法的對象都是哪些人?

    王羲之、王獻之、趙孟頫、米芾、顏真卿、張旭、歐陽詢、柳公權等等,并不需要特意去模仿他們的技法,只需要學習當他們書法中的神韻,去除自身帶的匠氣,則足以在漢末時期自成一派。

    鐘繇此時的書法水平還未大成,因而時常研習名家之作。陳暮當初坐鎮尚書臺的時候,留下不少作品,一直被他當作珍寶收藏,時常觀摩學習,多有心得。

    今日無事,便在房間臨摹,鉆研陳暮的楷書小筆。

    室內冷颼颼的,原來尚書臺裝了地暖,但那已經是漢孝康帝時的事情了,過去了七八年,原來的鐵管銹壞了,不能使用。曾有人提議換上新的鐵管,但被劉虞否決,認為現在天下都亂成這樣,他應該以身作則,節省財政。

    其實現在洛陽的財政并不算差,在以往的時候,根據漢代史料記載,東漢初年每年平均稅收在二百億左右,但其中一半要用來做天下官員開支,還有各地治理都需要用錢,因而每年只能剩數十億。

    后來光武中興,明章之治,永元之隆幾代積累,東漢國力到達頂峰,財力相當雄厚。可惜幾場羌亂加上將之前積攢的財富都打得差不多,到劉宏的時候國庫已經沒幾個錢。

    不過現在洛陽已經不需要再為天下官員發工資,雖然天下已經沒有人再給劉虞納稅,但青州一直在正常上繳,主要是供養軍隊以及朝廷所有官員,以如今青州商業之富庶,養活洛陽還是綽綽有余,每年能剩不少。

    然而表面上是向朝廷納稅,可現代人應該都能看得出來,這實際上是從軍事、政治、經濟全方面在控制和影響洛陽朝廷。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江县| 眉山市| 台北县| 长乐市| 六安市| 黑龙江省| 五家渠市| 深圳市| 西丰县| 西峡县| 武安市| 云安县| 克什克腾旗| 河东区| 红原县| 尉氏县| 定州市| 宁波市| 孟村| 苍南县| 丹巴县| 静宁县| 盐山县| 瑞安市| 南康市| 安塞县| 偏关县| 榆树市| 廊坊市| 榆树市| 鄂伦春自治旗| 海丰县| 梧州市| 马尔康县| 巫山县| 荥阳市| 海南省| 海南省| 金溪县| 黑龙江省| 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