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三國之謀伐》
第(2/3)頁
闕居嘆了口氣:“只是我們的部族本來就已經生活很艱難,現在卻又要打仗了?!?
“也許那個漢人說的是對的,我們必須在他們之間選擇一個。”
柯最說道。
闕居搖搖頭:“我們已經老了,爪子都已經被磨平,再也沒有與這群小狼崽子爭雄的能力。”
其實他們還不算老,四十多歲,年近五十而已。
但草原民族的普遍壽命比農耕文明還要短,殘酷而又惡劣的生存環境導致他們平均壽命比漢朝人的平均壽命少很多,往往到四十多歲,就跟漢人的六十歲沒什么區別。
柯最沉默了片刻,他最近也覺得身體越來越差,以往強健的體魄像是泄了氣的皮囊一樣,騎上馬匹稍微跑遠一些,身體就會散架似的,渾身疼痛。
“好了,走吧。”
闕居從羊皮襖地毯上站起來,掀開帳篷簾,只留下了一句話:“不管我們將來要不要從他們之中選一個,至少不是現在,過一段時間,再看看吧?!?
尖銳的骨哨聲還在響,負責去召集牧民各部落頭領的王庭使者每經過一地,都會大喊幾句話,讓牧民們自己去傳達。
大意是今年天氣更加寒冷,凍死的牛羊不計其數,要想活命,就只能跟著首領南下劫掠漢人。
這道命令在短短數天之內,就傳遍了整個彈汗山附近所有大小部落。
鮮卑人沸騰起來,有人愿意跟著首領去,有人自然也不愿意。但這次魁頭很聰明,采納了兄弟步度根的意見,三兄弟很清楚,他們能夠控制的部落只有總數的一半。
而且為了不讓自己的部落被吞并,他們不可能把所有的兵馬帶著南下,如果只單單他們出兵的話,最多一萬騎就已經是極限。
草原上的敵人可不僅僅是惡劣的天氣,匈奴人,烏桓人,乃至鮮卑本族人,都是殘酷的競爭對手。
在檀石槐時期,鮮卑一家獨大,將匈奴人趕去了西域,把烏桓人死死壓制在幽州北面,依附于漢朝。但檀石槐死后,鮮卑人反而自己開始分裂開來,魁頭和騫曼就不多說,目前跟公孫瓚關系最好的東部鮮卑,同樣是內訌不斷。
彌加、素利、槐頭、闕機等部互相攻伐,最后互相吞并,在柯比能之后,消失在歷史長河里,最后分裂出了段部、宇文部、慕容部等,可以說,這些東部鮮卑,就是后來五胡亂華的先祖之一。
所以為了防止在自己部落出兵南下之后,留守的老弱婦孺被其他部族吞并,他們就必須想辦法裹挾著其他部族一起走,至少要讓他們派出不能威脅自己部族的兵力。
如果是在以前檀石槐時期,哪怕是在和連早期,這都不叫事,一道命令下去,所有的鮮卑部族,都得乖乖聽從號令,派出兵馬攻打漢朝。
但鮮卑王庭早就失勢,自然得用別的辦法。
三兄弟中步度根最聰明,干脆利用牧民們對現在生活的困境,脅迫所有部落頭領接受這次南征的提議。
事實上漢末時期,很多游牧民族都開始大規模內遷,不斷地往南移動。
后世人教版七年級歷史課本上就有介紹。
只是歷史課本沒有給予南遷的原因,而如今根據推算,小冰河時期,就是他們內遷的最大因素,同時也是五胡亂華最重要的一個客觀條件。
當生存日益艱難的時候,戰爭自然也就成了唯一的手段。
很快,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隨著天氣越來越冷,牧民們的牛羊再一次出現大規模的凍死病死,食物在肉眼可見的減少,南下的呼聲在各個部落之間越來越高。
騫曼闕居柯最等部落大人雖然清楚這是魁頭脅迫他們的手段,但底下鬧騰得太厲害,而且騫曼今年還沒成年,部落權力依舊掌控在和連留下來的一些老臣手里,他們的部眾也都希望南下,形成了一股勢不可擋的力量。
萬般無奈之下,他們最終選擇屈服于單于庭。到十一月初,除了騫曼以年幼,闕居柯最以年老沒有來以外,無數大大小小的部落頭領、貴族,齊聚于單于庭,聽從魁頭的號召。
三人雖然沒有來,但魁頭也知道他的目的已經達到,這些人不過是騫曼等人的使者而已,既然他們能來,至少說明計策成功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就要看看各家出多少兵馬。
最終經過商議,騫曼部出兵八千,闕居柯最各出兵三千,其它小部落湊人數,林林散散,約有三四千人左右。
看著很少,但現在的中部鮮卑,就這點實力。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竹北市|
科技|
北辰区|
皋兰县|
崇阳县|
平谷区|
沧州市|
海宁市|
唐山市|
彭泽县|
宁南县|
高雄市|
高邑县|
南昌县|
长寿区|
榕江县|
碌曲县|
哈尔滨市|
鹤山市|
台江县|
秦皇岛市|
丰台区|
怀仁县|
武邑县|
新源县|
静海县|
万全县|
靖边县|
浪卡子县|
楚雄市|
武穴市|
胶州市|
土默特右旗|
鄄城县|
昭苏县|
淮南市|
大同市|
株洲市|
平利县|
高邮市|
都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