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暮出了白雀谷,在谷外浩浩蕩蕩大軍的簇擁之下,回到林慮城內。 城中除了一部分守軍以外,還有幾名年輕人。 楊修、陳群、司馬朗。 這三個人里,楊修和陳群是關系戶,跟著陳暮出來歷練,司馬朗則是目前擔任河南尹的司馬防上門請求讓他跟著隨軍主簿。 實際上這樣的關系戶很多,洛陽不少公卿權貴,都上門希望陳暮能夠帶著他們的后輩隨軍學習。 陳暮擇優(yōu)挑選了一些,楊修、陳群、司馬朗只是其中最優(yōu)秀的三人而已。 回到林慮城內后,他就召集了徐晃、管亥以及這些被派出來歷練的一些晚輩過來召開會議,徐晃和管亥坐在他下首第一個的位置,其他人左右分列而坐。 等到大家都坐好之后,陳暮才開口說道:“今日議會,尚還算順利。我料今夜必有人來找我們,到時候公明可在城門外接應。” 徐晃一頭霧水道:“少府,今日議會很順利嗎?那些黑山軍不是一個個都拒絕歸順朝廷,這也算順利?” 陳暮含笑道:“當然順利,你沒見到他們已經(jīng)吵起來了嗎?” “叔父大人。” 楊修仗著父親跟陳暮是師兄弟的關系,出言問道:“我知道叔父大人此次是去勸降黑山軍,聽叔父大人與徐將軍的意思,莫非是有人想要歸順,有人不愿歸順?” “不是。” 陳暮搖搖頭:“他們所有人都不想歸順。” “那為何?” 楊修也搞不明白了。 陳暮看著自己這個聰明伶俐的侄子,輕笑道:“德祖,人心這種東西,有的時候需要去揣測,但有的時候,揣測明白,也該去裝一下糊涂,人要學會順勢而為,在做事情的時候,不能過于明顯,暴露自己的目的,你可知道?” 楊修就更加糊涂了,叔父一通莫名其妙的話語,屬實讓他搞不清楚他到底在講些什么,只能硬著頭皮道:“侄兒明白。” “你現(xiàn)在還不明白,以后會懂的。” 陳暮含笑不語。 這句話一邊是在說黑山軍,一邊也是在指點楊修,就看他以后能夠悟幾成。 陳群說道:“師君,徒兒想知道這次會議到底是什么情況?” 陳暮就把此次會議說了一遍。 臺下幾名年輕人都若有所思,黑山軍占據(jù)太行山南麓白陘、滏口陘等戰(zhàn)略要地,成為了河內奇襲鄴城的關鍵。 雖然冀州也掌控了太行山北路滏口陘一段路,但即便他們不能全部掌控這些要道,總歸要控制一半,不能讓這些道路反變成冀州襲擊洛陽的橋頭堡。 那么如何處理這些黑山軍,想辦法把這些黑山軍占據(jù)的要道樞紐變成自己的陣地,就成為了陳暮這次跑到林慮來的重中之重。 他是怎么做得呢? 利誘! 黑山軍內部人心不齊,雖然絕大多數(shù)都不想歸順朝廷,但人人都想讓自己的日子過得更好。 特別是在這太行山中,缺衣少糧,更關鍵的是醫(yī)師和藥材。 哪怕山中可以采藥,但黑山軍本就出身于底層,識字的都算是人才,更別說會治病的醫(yī)師,有幾個稍微懂點藥材的,都已經(jīng)算是寶貝。 每年病死、餓死、凍死的人不計其數(shù),隨著小冰河時期愈演愈烈,冬天的太行山里也愈發(fā)寒冷,時常下起大雪。 所以即便不想歸順朝廷,那借出道路,換取一些物資,總歸是一件好事。 正如陳暮所說的一樣,大家都是占據(jù)各個要道,他即便想假道伐虢,除了一地,那其它地方還是固守,依舊會難以攻打。 更何況現(xiàn)在朝廷還在和冀州打仗,司隸人口少,兵力本來就不足,再分兵跑去處理太行山中的黑山軍,把黑山軍往敵人方向去推,絕非一個明智的選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