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此時此刻,安陽城內正陷入一片寧靜。雨在今天傍晚的時候停了,城樓上用鐵架點燃了篝火,守夜班的士兵們不斷在城墻上穿梭,偶爾還不時掃視城外,或者探頭往城下去觀望,防止關羽軍趁夜偷摸過來,襲擊安陽城池。 這個時候逢紀已經回鄴城了,他作為袁紹留下來鉗制袁譚的重要謀士,此時必然要回去“輔佐”袁譚鎮守鄴城,如今城內的謀士是閔純,官職是冀州牧主簿,比不得劉惠許攸這些得寵的謀士,卻也不算太差。 早在今天下午的時候,閔純與顏良文丑商量過。從今天中午開始,大雨就變下了許多,到下午的時候,雨已經差不多要停了,他們準備明日就派人出城,前往后方武城,讓他們立即派人運糧。 由于安陽城是臨時制造的一處軍鎮,城內沒有民居,所以倉庫之類的軍用設備倒是非常多。 不過漢代縣城一般也就占地兩平方公里,城內往往就是從東門到西門,南門到北門各一條大街,形成十字路口,城中居住的百姓從幾千到幾萬不等,能住幾萬人的城池,基本可以算是一郡治所了,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沒有民居能騰地方的事情。 現在安陽城內光居住的士兵,就有三萬多人,比普通縣城住的人還多。再加上還有其它物資堆積,導致城內的倉庫其實一次性儲量并不是很大,三萬多人每日吃喝不是一個小數目,即便倉儲存滿,也不過是三月用度而已。 而由于惡劣天氣緣故,前兩個月一直都沒有新糧補充上來。所以實際上安陽城內糧草只能堅持一個月左右,如果再沒有新糧食補充,再過一個月全軍就得喝西北風,因此閔純才催促著顏良文丑派人運糧。 顏良文丑自然也是滿口答應,在他們看來,關羽軍已經撤走,城外暫時沒有了威脅。且大雨停下,北城門外就是洹水,上面建造了浮橋。前些日子大雨把浮橋都淹沒,現在雨停了,水位應該已經降下來,正該是運糧的時候。雖然城里還有余糧,可也得早做準備嘛。 到了半夜時分,安陽城內的大部分袁軍士兵都已經休息。只有四周城樓上,還有來來回回的夜班士兵不斷往來巡邏。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奇怪的聲音從西北方向傳來,聲音一開始很遠,不斷回蕩,接著越來越近,如遠古巨獸咆哮,令人頭皮發麻。 “聽,那是什么聲音?” 西北城頭上,一名士兵豎起耳朵,隱約能聽到轟隆隆的響聲。 另外一個士兵認真聽了一下,不敢確定地道:“好像.....是打雷的聲音吧。” “你家打雷這么連貫的嗎?而且這聲音好像越來越近了。” 第一個開口說話的士兵沒好氣道。 “會不會漲大水了?” 旁邊第三個士兵隨口插了一句話:“原來我家鄉漲過大水,好像就是這種聲音。” “這雨不是停了嗎?為什么還會漲大水?” 第二個士兵抬起頭納悶地看向天空,天空烏云還未散去,但沒有下雨也沒有下雪。 “也許是山洪。” 第一個士兵趴在城頭往洹水上游的方向去看,外面黑魆魆地,只能聽到咕咚咕咚的水流激蕩的聲音,什么也看不清楚。 洹水上游就是在太行山里,雨天過后太行山里發生山洪實在是太常見了,靠近太行山山腳附近的百姓都知道。 同時泥石流、山洪以及干旱,也是威脅棲息在太行山中的黑山軍以及周邊冀州百姓的可怕殺手之一。 “山洪就山洪吧,還能把我們淹了不成,繼續巡城吧,小心對面來偷襲。” 小隊的隊長懶洋洋地說了句,反正他們是在地勢較高的城中,即便發生洪水,也不可能淹沒到城里。 前些日子城內水淹沒到了腳踝,不少士兵的腳都泡壞了,還好城外的洛陽軍幫忙挖渠通水,可整天窩在里面也不是個事,這日子什么時候到個頭啊。 隊長發話了,幾人就都不說話了,只有第一個士兵,依舊忍不住好奇,繼續向城外觀望。 洪水離得數里之外就已經掀起巨大的驚濤駭浪,從蓄水的大壩出口處到此地二十多里地,兩岸大片土地被淹沒,等到安陽城的時候,倒是被這段距離的分流了不少。 不過陳暮本來就沒指望直接用洪水把安陽沖垮,他是學曹操,不是學關羽,只是把安陽周邊地區直接變成一片澤國,讓運糧車隊不能進入。 所以下游大壩修建處,同樣是距離安陽二十里左右,這樣經過安陽外圍的水渠引流,城池周圍四十里都會被淹沒。 浪花聲由遠及近,滾動著汛潮一路劃過了安陽城外,繼續向著下游的方向而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