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三國之謀伐》
第(2/3)頁
“可是......”
“沒什么可是的,既然出兵了,就無需后悔,此戰(zhàn)我為先鋒,必要為父親開疆拓土,拿下整個幽州!”
公孫康看到遠處找渡口的騎兵回來,便快步走到河邊,騎上馬匹,領著十余名護衛(wèi)與找渡口的騎兵匯合,準備過河去獵鹿去了。
陽儀看著他雄心勃勃,又充滿朝氣的背影,感嘆了一聲:“現(xiàn)在的年輕人還真是......野心十足呀......”
遼東,終究逃不過參與中原大戰(zhàn)的宿命。
去年袁紹就派了使者來找公孫度聯(lián)盟,一直到今年公孫度才決定出兵。
在這個過程當中,陽儀一開始是反對的,不愿意摻和進去。
他們在遼東稱王,天高皇帝遠,誰也管不到他們。
但公孫度思考了許久,在無數(shù)次反復深思熟慮之中,不斷煎熬,最終決定還是出兵。
不出兵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們在遼東稱王稱霸,若是沒有野心,便沒必要跑到中原大地上去摻和這檔子事。
東北大地雖然苦寒,但寧為雞首,不做牛尾,亦是人之常態(tài)。
可出兵的理由就實在太多了。
對幽州富庶之地的渴望.......對劉備海軍時常游弋在遼東內(nèi)海的忌憚.......對棉花、烈酒、糧食貿(mào)易的覬覦,以及內(nèi)心伸出迸發(fā)出來的那么一點野心......
整個幽州最富裕的地方就是漁陽、涿郡、廣陽三郡,人口加起來達120余萬,其它右北平、遼東、遼西,每郡人口不過在幾萬到三十萬之間,還不如涿郡一郡人口多。
所以如果甘心只是在遼東苦寒之地稱王,那自然不摻和中原之事更好。但如果稍微有點想法,那公孫度唯一的出路,確實只有西進涿郡這一條。
除此之外,公孫瓚的皮毛、酒水、棉花貿(mào)易都是公孫度覬覦的產(chǎn)業(yè),這些年來,作為鄰居,公孫度是看著這位同姓兄弟在幽州風生水起,利用北方人急需的物資,賺得盆滿缽滿,心里不艷羨,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后,就是最重要的一點。
那就是公孫度已經(jīng)感覺到了一股深深的危機感,對青州的恐懼,讓他無論如何也不能想象,一旦劉備最后獲得勝利,他會是什么下場。
所以轉(zhuǎn)輾反側(cè),在糾結(jié)了一年有余,乃至于觀望了大半年之后,公孫度最終還是決定出兵,偷襲公孫瓚老巢。
或許有人會奇怪,公孫度和劉備有什么交集?
但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遼寧大連到山東煙臺到底有多近。
走海路不到二百公里,中間還有大大小小十多個島嶼,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這些島嶼就有人居住,秦始皇漢武帝尋訪仙藥,就是跑到這些島嶼上去找,也就是所謂的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
陳暮為了搜尋美洲大陸,引進漢朝急需的糧食作物、工業(yè)作物、經(jīng)濟作物,大力發(fā)展海軍,與幽州、揚州等地展開海運貿(mào)易的同時,也在對三韓之地進行軍事化統(tǒng)治。
因此可以說,青州和遼東半島,其實就近在咫尺。
青州的海軍早就把大連市南面和東面的大部分島嶼全都占據(jù),幾乎已經(jīng)威脅到了公孫度的老巢。
歷史上公孫度可就是通過這些島嶼當跳板,占據(jù)了青州東萊郡來著,現(xiàn)在劉備反客為主,步步蠶食遼東,怎么能不讓他擔憂。
所以在青州海軍的步步緊逼之下,公孫度就不得不開始考慮將來如果劉備獲得了中原戰(zhàn)爭的全面勝利,那他偏遠的遼東地區(qū)該如何自處的問題。
畢竟袁紹可沒有那么強大的海軍,就算袁紹贏了,背信棄義,沒有按照約定把漁陽涿郡等地讓給他,他在遼東也穩(wěn)如泰山,袁紹沒道理會千里迢迢從陸路過來攻打他。
而劉備則不一樣,劉備不需要走陸路,直接通過強大的海軍就能夠從遼東登陸,隨時將他的政權(quán)顛覆。
一個離得天遠,一個就在旁邊,遠交近攻這么粗淺的道理要是再不明白,那公孫度也愧對他漢末諸侯之一的名頭。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都县|
康平县|
碌曲县|
平潭县|
林州市|
涿鹿县|
阜新|
红原县|
上杭县|
南宫市|
中宁县|
临高县|
密云县|
宜昌市|
子洲县|
霍山县|
凤凰县|
德清县|
潼南县|
准格尔旗|
汉中市|
文登市|
凤凰县|
株洲县|
水富县|
雅安市|
个旧市|
页游|
拜泉县|
长葛市|
年辖:市辖区|
贵阳市|
乐至县|
延津县|
宝应县|
赤城县|
白朗县|
上思县|
恩施市|
依兰县|
平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