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永漢元年六月,陳暮路過兗州,曾經邀請曹操孫堅一同進攻袁紹。 當時曹操已經答應,孫堅更是親領一萬人馬北上,入駐冀州最南面的黎陽縣,隨時準備與洛陽軍一起共同攻打冀州。 然而除了孫堅呂布以外,南方的各路諸侯,無一不清楚,這個時間節點已經是他們唯一的機會。 不管是曹操袁術孫策,乃至于劉表張繡,都明白如果再不消滅彼此,統一河南。 那么等到袁紹和劉備這兩個巨無霸之間的戰爭結束的時候,北方將會出現一個實力極為雄厚的軍事集團,坐北朝南,俯視整個天下。 而南方一盤散沙的各路諸侯互相敵視,基本不可能聯合在一起,若沒有強力人物出現,到時候也只能是被一一吞并的下場。 所以這些有野心的諸侯們,一個個幾乎都像是達成了共識一樣,開始聯合在一起,向著本就敵對的那些人發起進攻。 南陽郡,作為漢末人口超過兩百萬的大郡,自黃巾之亂后,此地與汝南一樣,凋零了許多。 但相比于汝南這幾年一直處于動蕩,南陽好歹還算安穩,并沒有出什么大亂子。 歷史上袁術是南陽太守,關東聯軍討董,他就是從南陽出發討伐董卓。 但如今歷史早已經改變,他被陳暮暗中調往長沙,擔任長沙太守,后來遷左將軍,早就已經不在南陽。 董卓之亂后,袁術興風作浪,從荊州南部順長江而下,占據了揚州西部以及豫州南部,對南陽虎視眈眈,想要通過南陽,三面包圍整個荊州。 而恰好原來的南陽太守灌恂病死了,劉表出兵與袁術相抗,再加上陳暮派孫堅前往豫州,以及曹操的牽制,才把袁術從汝南趕走,南陽因此得以保存下來,沒有受到袁術的禍害。 不過這個時候的南陽也并非一片樂土,因為四面環山,多有盜匪,黃巾殘部眾多,劉表那個時候才剛剛把荊州北部穩定,打退袁術,根本沒有多余的能力再把南陽吃下,于是南陽就落到了從武關退出長安的張濟部手里。 張濟到南陽之后,由于糧草稀缺,所以率部進攻襄陽北面的屏障穰城。當時劉表的手也才剛剛摸到南陽南部,面對張濟的進攻,劉表予以回擊,在亂戰之中,將張濟射死,張濟之侄張繡領其殘部撤兵。 本來雙方應該已經勢如水火,不斷攻伐才對。但后來劉表想了一個計謀,他覺得河南之地一片混亂,袁術隨時可能會卷土重來,因而不如接納張繡,讓他屯兵宛城,以作襄陽屏障。 這個計策擺明了是要拿張繡做擋箭牌,張繡的謀士賈詡跟他說過,然而面對劉表的說客,張繡即便是清楚自己被人當槍使,也只能接受劉表的提議,換取糧草。 沒辦法,他當時陷入了困境,如果不同意的話,由于糧草缺失,大軍就得餓死,還不如先答應下來,換取一片生存之地。 數年下來,張繡占據宛城,又得南陽北部數縣,逐漸站穩腳跟,實力稍微有所發展。 此時,早春時分,南陽盆地淅淅瀝瀝下起了春雨。 春雨貴如油,遠方的伏牛山脈郁郁蔥蔥,如長龍脊背一般起伏,煙雨朦朧之中,宛城的樓臺亭閣內,雨點打在樓閣的瓦上,發出滴滴答答的響聲。 清風拂過樓中,吹動紗簾飄蕩,屋內廳堂里,趁著這個難得的午間時光,賈詡躺在房間里的木榻上呼呼大睡,享受著片刻休閑。 可他才睡下沒有多久,蹬蹬蹬的樓梯聲音傳來,將他吵醒,迷迷糊糊間,就聽到有人喊道:“先生,先生!” “嗯......” 賈詡睡眼惺忪地起來,松垮的皮膚上布了幾顆老人斑,兩眼略微渾濁,坐在床沿邊好一會兒才恢復清醒。 他今年已經五十一歲了,不管是體力還是精力,都遠不如年輕時候。 張繡快步上了閣樓,手中拿著一份文書,來到賈詡身邊說道:“先生,葉縣那邊傳了信過來,曹操跟呂布,孫策與袁術又打起來了。” 賈詡撓了撓頭,懶洋洋地道:“他們不是半月一小戰,三月一大戰嗎?沒有什么大驚小怪的。” 雖然河南等地大規模戰爭沒有打起來,但雙方在邊境還是摩擦不斷。上個月孫策就曾經領兵突襲當涂,與袁術大打出手,周圍各路諸侯早就習以為常。 然而張繡卻無比嚴肅地道:“這次不同,如先生預料的那樣,他們已經盡起大軍,要打決戰了。” “哦?這么快?” 賈詡頓時臉色微變,坐直了身,來到廳中席地而坐,接過張繡遞來的文書仔細 就看到文書中稱雙方把全部家底掏了出來,在沛國等地開始了交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