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二人沉默片刻,張繡才說道:“以先生之見,我該投降于誰比較好?河南之地,總歸是這幾個諸侯最后決出一人勝負,其中袁術實力最強大,莫非是他?” “袁術?” 賈詡嗤笑道:“袁術現在空有近十萬大軍,但他的實力是最弱小的,麾下盡是烏合之眾也,我預料第一個被消滅的,就是他。” “那是,孫堅?” 張繡試探詢問。 賈詡想了想,搖搖頭:“孫堅過于剛直,已經領軍北上響應朝廷號召,其人不如曹操狡詐,恐怕最后會遭到曹操陰襲。” “那就是曹操了。” 張繡拍板道:“先生是讓我投降曹操!” 賈詡翻起了白眼:“我什么時候說過要投降曹操?將軍,有的時候不要只看著身邊,要有遠見。曹操確實是最有可能統一河南之地的人,但將軍即便要投降,也該找一個最后的勝利者,而非眼前的勝利者。” “最后的勝利者?” “不錯,你覺得天下各路諸侯當中,誰才能一統天下?” “那就只能是劉備或者袁紹了吧。” 張繡毫不猶豫地回答。 倒不是他有多聰明,而是這幾乎是天下人的共識。 就如同官渡之戰前,大家都認為袁紹和曹操之間的勝利者會一統天下一樣。 這二人當中無論是地盤、人口都是天下排名前二的大諸侯,互相吞并之后,實力只會更大,其它諸侯哪有那么大的能耐與他們抗衡? “正是。” 賈詡深邃的目光望向北方,輕聲說道:“將軍雖據南陽之地,然地狹人少,腹背皆敵,難以有所為。然劉備袁紹占據冀州青州司隸等豐腴之地,地廣人多,方才能行大事,將軍若要找人投靠,也該找他們當中一人。” “那么誰才會是最后的勝利者呢?” 張繡問出了最后一個問題。 賈詡沉吟了許久,淡淡地道:“也許,是劉備吧。” 他想起了前段時間閻忠給他的書信。 里面倒也沒有什么其它的內容,只是說,段煨已經投靠了朝廷,他的家人都已經安頓起來。 長子賈穆被朝廷征為議郎,次子賈訪也被舉為孝廉,如今在司隸任官吏。 當初賈詡之所以沒有跟閻忠一起走,就是因為他很害怕。 他怕朝廷依舊無法原諒西涼軍集團,不愿意赦免他們這些曾經的董卓舊部,到時候萬一遭了朝廷毒手,以賈詡惜命的性格,絕不會跑去關東找討伐董卓的頭子劉備。 但現在段煨被朝廷接納,自己原本留在段煨那邊的家人也得到了妥善安頓,而閻忠只是說,舉薦他長子和次子的人,正是陳暮。 那么他做這一切的目的是為了什么? 自然是張繡。 就連身在南陽的自己都要算計,陳子歸此人,當真是可怕得很。 有他在,袁紹怎么贏?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