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三國之謀伐》
第(2/3)頁
荀和深邃的目光看向潁川方向,動了動嘴,欲言又止,片刻后,苦笑道:“讓子惠見笑了。”
“荀公節哀。”
劉惠只好應了一句。
荀和搖搖頭道:“老夫都活到這個歲數了,還有什么不能看得開的呢?只是想起當初黨錮之禍時,我與亡妻四散奔逃,聚少離多,解除黨錮之后,在一起的日子又稀疏得很,連她死的時候都不在她身邊,我就對她心中充滿了愧疚,老夫這輩子,或許只有死的時候,才能回潁川吧。”
“荀公是想回去嗎?”
劉惠終于忍不住詢問。
荀和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道:“子惠,我們相識,也有十余年了吧。”
“嗯,十四年了。”
劉惠回答。
王芬從中平二年做冀州刺史開始,就征辟他為別駕從事,那時荀和就來過冀州探望過王芬,當時只是數面之交,一直到后來董卓之亂后,荀和來冀州投奔王芬,他們才算長時間打交道。
荀和目光近乎哀求地看著他說道:“子惠是文祖公故吏,我是文祖公老交識,看在文祖公的面上,我只希望我能夠在死之前,回我亡妻的墳前看看,行嗎?”
劉惠苦澀道:“這件事情,我真的沒有辦法。荀公是知道的,袁公那邊.......”
荀和皺眉道:“袁紹到底給了你什么好處?文祖公開創黨人大業,乃是為了匡扶漢室,如今伯安公在洛陽繼承大統,劉陔被廢,袁本初若是忠誠于漢室,早該回頭才是,你難道真就覺得他是什么赤膽忠臣不成?還要為他效死命!”
這句話在冀州,就已經屬于大逆不道。此次荀和能出來,還是以探親訪友的名義,在某些事情上,袁紹也不敢做得太過分。但這句話如果袁紹聽到,恐怕對荀和的禁錮就得更深一步,以后連府門都出不去了。
劉惠被他說得一愣,片刻后表情就更加苦澀,搖搖頭,嘆息道:“我亦何嘗不知道袁公心中所想,只是我畢竟是文祖公故吏,而袁公又是文祖公欽定的冀州牧,若非特殊原因,我恐怕.......”
歷史上記載劉惠這個人還是比較剛正的,但審配和逢紀也為人剛正。剛正不代表他們就一定要心系漢室,匡扶漢室江山。他們作為士人,也有自己心目當中的主人。
顯然袁紹就是審配逢紀心目當中的蓋世明君。
事實上劉惠之所以一直跟著袁紹,也是因為漢朝二元君主觀,劉惠是王芬征辟,所以他屬于王芬的門生故吏,對朝廷和天子就沒有那么忠誠。
袁紹是王芬欽點的冀州繼承人,合法地繼承了王芬的冀州牧位置,自然也就合法地繼承了王芬留給他的財產。
作為王芬的門生故吏,劉惠自然也在被繼承的產業當中,有了這樣一層中間關系,他在同情黨人與跟著袁紹之間,自然也就更傾向于后者。
聽到劉惠的話,荀和蒼老的面容露出失望的神色,悲傷的目光望向南方,喃喃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這一輩子,確實也只能老死在這冀州了,我還是期盼著朝廷大軍,早日收復冀州吧。”
劉惠默然不語,過了一會兒,當他看到荀和顫顫巍巍站起來,準備要走的時候,他才忍不住說道:“荀公,我雖然不能幫你做什么,但如果你還有什么心愿未了,我可以幫你。”
荀和慘笑道:“你能幫我什么,你什么都幫不了。不過你如果真愿意幫忙的話,還真有一件小事。我原來有一名御屬曾經保護過我,對我有恩。他現在在軍中擔任佐吏,如果你想幫忙的話,就幫我還了這個恩情,將他提拔一下吧。”
“此小事爾,包在我身上。”
劉惠毫不猶豫答應。
荀和跟他說了一下那名御屬的名字和職務,末了又道:“我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他上次來探望我的時候,隨口抱怨了一下他的上官多次欺壓他的事情,你就幫他成為他上官的上官就行。”
劉惠應承道:“其它的事情我幫不了荀公,這件事情,我必放在心上。請荀公放心,我過幾日就發下調令。”
“那就拜托你了。”
荀和扭過頭,緩緩地走出了劉惠府邸。
劉惠一直送他到門口,看著他上了馬車,細細地回味了一下剛才荀和對他說的話,然后將那個人名和此人目前的官職記在了心里。
“周陶,倉廩吏,他上官的上官,那就是倉廩令丞了。”
........
........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乌珠穆沁旗|
龙胜|
屏南县|
盐边县|
高密市|
镇原县|
东方市|
六安市|
稻城县|
莫力|
龙胜|
淅川县|
莎车县|
博客|
内黄县|
利辛县|
卓尼县|
赤城县|
绩溪县|
都江堰市|
云龙县|
如皋市|
礼泉县|
木里|
沛县|
大悟县|
平阴县|
麻城市|
襄城县|
郑州市|
通山县|
扬中市|
霍山县|
阳泉市|
志丹县|
花莲县|
新邵县|
余姚市|
乐东|
紫金县|
阿巴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