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正如當初張遼擊破高覽一樣,袁紹是打算從西側坡岸下方,仰面向著坡岸上分進攻,而不是從別的地方打上去。 原因也跟張遼那一戰差不多,別的地方是垂直路線,坡度太抖,跟攻城差不多,士兵們別說攻打上去,就算是攀爬上去都費勁,而且高度也比城墻高了不少。西側則是個緩坡,從坡下到坡上長達二三里,自然也就更容易上去。 此刻劉備與陳暮就在坡岸上觀望,有斥候早就將郭圖的動向報告給了他們,沮授荀攸牽招高順等人在一旁陪同,看著山下的袁軍集結,劉備忍不住說道:“四弟,袁軍終于開始進攻了。” “嗯。” 陳暮點點頭,對劉備說道:“大哥,這里就交給高順處理吧。” “我們不迎敵嗎?” 劉備詫異。 陳暮笑道:“得營造出一副營中空虛的假象才能騙得了袁紹,讓他費盡心思進攻前營就行,我們去后營處理郭圖。” “好。” 劉備便轉身往后營而去。 整個營寨可不是就在坡岸上鑄造起一片柵欄加一些帳篷就完事,除了那無數的防御工事以外,光營盤就有三四座,互為犄角,里面又有連通道路,還有中央校場。 劉備的營寨占地約三四平方公里,包括了當初張遼擊破高覽的那個沖積扇形的高地,以及高地下方的丘陵,陡坡,還有當初張遼迂回繞道的那大片平原區域,那些屬于后方營地,里面現在囤積了兩百多萬石糧草。 如果典韋和張遼真的南下,估計現在劉備陳暮他們要頭痛死,因為三面包圍,后方又囤積如此多糧草的情況下,若兵力不足,很有可能讓郭圖突破后營,到時候一把火燒下來,他們就真的絕望。 好在這一切都是計謀,劉備不僅兵力足夠,步卒有六萬多人,還有一萬騎兵,張飛八千輕騎加上兩千玄甲重騎,這股力量別說防守,就算是野外鏖戰,也不虛袁紹十二萬大軍。 張遼典韋許褚帶走了約三萬多人,他們營寨內部尚有高順部以及劉備牽招本部三萬五千人左右。劉備讓高順應付正面袁紹的進攻,他領本部人馬前往后營。 后營是沒有什么太險要的地方,一望無際的平原區,外圍用柵欄圈起來,也沒有什么太多的防御工事。 臨西到此地不過二三十余里,下午時分,郭圖大軍就已經抵達此處。 陳暮站在后營一處內部丘陵上方的高櫓向外觀望,就看到營外浩浩蕩蕩數萬大軍,將后方營寨已經團團圍困起來,營寨大門緊閉,寨墻上只有兩三千守軍,正如臨大敵,嚴正以待。 “這郭圖倒也有幾分狠勁,居然放著袁尚不去救援,難道他就不怕袁尚被我們殺死,袁紹責怪他嗎?” 劉備看著郭圖還真放著袁尚不管,來攻打他們,頗為詫異。 陳暮笑道:“友軍有難不動如山,這不是郭圖有狠勁,而是他并不支持袁尚,我們在袁軍內部的細作回報。袁譚和袁尚爭奪冀州牧之位,兩派各有支持者,袁紹不能決斷,因而袁軍內部派系林立,互有傾軋,這才導致郭圖沒有救援袁尚。” “還有這種事情?” 劉備皺起眉頭,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兒子劉封與劉侯,這兩人是嫡子,一個十四歲,一個十一歲,兄弟兩人平時似乎不是很親近,因為劉封不喜歡帶劉侯玩,如果將來二子奪嫡,恐怕不是一件好事。 更關鍵的是他還有幾名庶子,庶子當中有劉永極為聰慧,年方九歲就已經像個小大似的,熟讀經書,學貫文武,在泰山書院成績名列前茅,為人也頗為賢能。 聽到袁紹因為不能決斷子嗣的問題而導致袁軍內部派系林立,劉備不由也開始擔心起來自己將來的子嗣會不會也鬧分裂。 “大哥在想什么?” 陳暮見他眉頭緊皺,稍微一猜就明白他所思。 劉備看到他,忽然就笑了起來,樂道:“我有四弟在,還擔心此事做什么。四弟你覺得,我那幾個子嗣,誰將來能夠擔當大任?” 在青州軍當中,如果劉備的幾個兒子互相得到一些將領謀士的支持,根本成不了什么大事。 唯獨如果能得到關羽張飛陳暮的支持,那這個人一定能成為繼承人。 因為劉備相信自己三個兄弟的選擇是正確的。 陳暮笑道:“大哥是想把將來子嗣繼承的問題拋給我,我其實也不知道。他們現在還未定性,難以看出能力和性格,劉封劉侯劉永都是我的弟子,我也不至于偏袒,但如果真要選的話,還是要等將來他們長大之后,再做評判。” “嗯。” 劉備點點頭,目光再次看向營寨外面的敵人。 現在再考慮這些事情,其實也有些想得太遠了,如果不能把袁紹除掉,將來他能不能繼續稱霸一方還兩說,所以眼下的當務之急,便是將袁紹鏟除再說。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