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三國之謀伐》
第(3/3)頁
“嗯。”
陳暮說道:“那你覺得,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諸葛亮說道:“師君想扶持劉使君為帝,里面的難度,恐怕不小。”
現在陳子歸之心,倒沒有鬧到路人皆知的地步,因為如今劉備和陳暮的人設,就是忠臣。
他倆目前還沒有做什么違背朝廷的事情,連挾天子以令諸侯都沒有人去想,天下人自然也不存在懷疑他們要搞篡位。
只是像曹操這些人,因為和陳暮認識了很多年,知道他的秉性,所以才與郭嘉猜測,等到劉虞死后,陳暮會想辦法扶持劉備這個所謂的“漢室帝胄”登上皇位。
而司馬懿則想到的只是朝廷會打壓劉備的問題,他認為目前來說,劉備只能當權臣,很難上位,所以并沒有去考究劉備會不會篡位的問題。
諸葛亮就不一樣,他研習了多年陳暮給他的屠龍術,已經學會了透過現象看本質,他今天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劉備集團故意放水,拖延袁紹死亡時間,以此對抗朝廷的意義在哪里?
劉備如果想當權臣,以他的軍事實力,朝廷不可能逼迫他什么,只能以正規的手段來打壓他,或者找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而不能無故找他的麻煩。
即便是下飯一個新的冀州牧,在劉備面前也翻不起什么浪花來,到時候冀州的軍務,大概率還是要在他手里。
而且劉虞年紀大了,沒幾年活頭,早日收復冀州,從河間抱一個小皇帝過去,那不是最好?相比于劉虞,一個年幼的小皇帝更好控制。
到那個時候,劉備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入主中央,三公,大將軍,乃至于封王,都是可以商量的事情,以皇叔的身份輔佐少帝,豈不是一件人人都夸贊的美談?
畢竟只要他不反叛,不犯什么大錯誤,朝廷就必須哄著他,否則無罪打壓一名對朝廷有功,為江山社稷流過血的功臣,別說劉備麾下十幾萬大軍不答應,就算是青州和冀州的百姓,恐怕也不會同意。
因此從這一點上來看,劉備如果想當周公、霍光,完全可以順著朝廷的意思,快刀斬亂麻,處理掉袁紹之后,就立即前往河間尋找一位章帝子嗣送去洛陽,顯然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但諸葛亮卻發現,劉備,或者說,陳暮根本就沒有順著朝廷意思的打算,拖延袁紹的死期,自然是在借口冀州沒有平定,拖延朝廷想要在河間抱取幼年天子的想法。
那為什么師君要這么做呢?
答案顯而易見。
是想多拖延一段時間,看能不能拖到劉虞老死。
這個時代醫療條件很差,普通人能無病無災活到四十歲,就已經是很大的幸運。
雖然也有些人能活到七老八十,但諸葛亮也聽說過,天子的身體不太好,前年和去年冬天都升過大病,差點病死。
也許多拖一年,就能拖到天子駕崩。
到那個時候,陳暮再以冀州尚未平定,國家正處于大亂之中等理由,強行扶持劉備上位,也不是不可能。
但里面還是有很多問題,諸葛亮在心里唉嘆,想要做這事,沒那么簡單呀。
“孔明覺得,此事有無可能呢?”
陳暮笑問道。
諸葛亮搖搖頭:“難如登天。”
“哦?”
陳暮道:“說來聽聽?”
諸葛亮想了想道:“有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劉將軍并非光武之后,甚至非長沙定王之后,想繼承法統,滿朝文武不會答應。”
“嗯。”
陳暮點點頭:“第二個呢。”
諸葛亮道:“第二個便是師君有些疏忽了,界橋之戰后,袁紹只剩下魏郡和趙國,河間從理論上來說,已經回歸朝廷的手中,如果朝廷派人前往河間選取子嗣,恐怕......”
“恐怕我的算計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是嗎?”
陳暮幫他補充道。
諸葛亮沒有說話,這已經是他所能夠思考到的極限,如果他所料不差的話,朝廷估計很快就有可能在這方面行動。
一是派新的冀州牧,二是去河間抱養皇嗣,因為這是朝廷有正當理由的行動,所以劉備和陳暮根本不可能阻止,除非他們直接反叛。
但反叛的代價卻很大,因為劉備集團本身就有很多忠于漢室的人,比如青州泰山學宮里不少老學究老大儒就是如此,一旦劉備公然反叛,后院容易起火。
其次是天下人都知道劉備是忠君仁義的人設,人設崩塌不要緊,天下各路諸侯就有理由和名義聯合起來一起對抗他,到時候就又是一場董卓的虎牢關之戰,生靈涂炭,江山社稷就更加亂作一團了。
這是一個兩難的困局,諸葛亮很擔心陳暮會在這條錯誤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镇市|
宁蒗|
宜丰县|
西华县|
齐齐哈尔市|
海原县|
本溪市|
龙口市|
开阳县|
萝北县|
闽侯县|
东阿县|
唐河县|
乐安县|
南汇区|
航空|
曲松县|
姚安县|
金川县|
师宗县|
南召县|
通榆县|
锦州市|
萨嘎县|
茶陵县|
宁陵县|
温州市|
铜山县|
凤冈县|
滨海县|
彰化市|
田东县|
体育|
浙江省|
皋兰县|
灵丘县|
河南省|
桐柏县|
渝北区|
都兰县|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