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三國之謀伐》
第(1/3)頁
陳暮軍中一名執掌大印的符節令史出了差錯,在少府的布防手令上忘記蓋章,導致營寨西北面幾條通往邯鄲的小道沒有布置崗哨的事情很快通報到了齊王那邊。
原本這樣的低級佐吏是不需要齊王親自處置,畢竟齊王日理萬機,每天忙得腳不沾地,還沒有閑到連軍中一位三百石小吏的事情都要管的地步。
但此次失職的危害很大,讓包圍圈出現了一個漏洞,很有可能造成嚴重后果。因此按事情嚴重性來說,必須由齊王親自處理。
更重要的是這位令史是河南尹司馬防的兒子司馬懿,齊王看了之后,覺得既然沒有造成什么嚴重的后果,想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讓此事就這么過去,算是給河南尹做的一份人情。
不過少府卻說還是公事公辦地比較好,以免將來朝廷追問責任。在少府的堅持下,齊王最終也就沒有說什么。
其實這種事情如果長官細究的話,按理來說是要問斬的,只是念在沒有造成什么重大后果,按照軍令賞了十軍棍,革職驅逐,永不錄用。
符節令史這個官職是隸屬于少府治下,同時司馬懿還擔任著軍中負責整理文書的主簿,官職不大,但如果陳暮不在的話,有他掌印的權力,能做的事情非常多。
所以這個位置一旦出錯,造成的后果會很大。因此少府拿他作為典型處置,軍中有一些與他交好的將領文書佐吏也不敢求情,便讓此事就這么過去。
司馬懿連夜收拾了行禮離開,陳暮送他到營門口,臨走之前吩咐他安心在河內讀書,等到明年就會重新將他召會朝中擔任議郎。
在感謝了陳暮的照顧之后,司馬懿在幾名仆人的護送下,緩緩往河內方向回去。
陳暮看著他離開的背影,微微點頭。
這事已經定了性,古語有云,蓋棺定論,某件事情徹底處理結束之后,事后一般也不會再繼續追究責任。
這意味著如果將來再出現錯誤,比如涉縣的高干利用目前依舊存在的這個漏洞,出兵襲擊了鮮于輔,那也不關司馬懿的事。
不然的話,如果他繼續在職,事后尋找問題的原因時,那就不是革除職務逐出軍營了,而是該開刀問斬了。
其實陳暮如果壞一點,干脆就利用這個機會把司馬懿處理掉。
但一來他還沒那么下作,二來實際上司馬防目前是他朝中的政治盟友,因此為了得到司馬家的支持,還是該怎么做就怎么做。
反正對于他來說,未來的接班人與否,早就已經定下,只要自己不改主意,司馬懿想上到很高的位置也難。
將司馬懿送走后,陳暮便開始做暗中布置。
兩日之后,在邯鄲北城門外,一隊隊士兵凌然而立,排列出數個方陣。
在方陣最前面是一個高臺,劉備鮮于輔等人都站在臺上。
古代受降是有一定禮節的,除了城內最高長官出來以外,還要獻上代表官職的官印、武器以及一些象征性物品。
比如荊軻刺秦的時候就獻上了燕國的地圖,城中冀州軍按照約定,是打算獻上袁紹的冀州牧大印,還有袁紹的佩劍以及軍隊的名錄等等。
除了劉備鮮于輔以外,張飛也在。
算起來,劉備現在部署在邯鄲城外的大概有一個集團軍的兵力,除了他本部人馬以外,還有牽招部、張遼部、高順部以及張飛部,陳暮的兵馬則是從劉備本部分下去的,總共有大概六萬多人。
雖然城中投降,但在徹底占領邯鄲之前,各部人馬自然不可能全部集中到這邊來。所以這六萬多人還得繼續保持著圍困姿態,各部將領也必須繼續待在自己的防區營地。
不過張飛營中尚有田豐主持軍務,而且這次受降觀禮,他懷疑可能會有酒宴,因此懶得在營中繼續被田豐折磨,非要鬧騰著過來看看,沒辦法只能讓他來。
高臺是這兩天臨時搭建的,一大早,鮮于輔就按照約定時間出兵列陣,他的麾下有三萬多人,步兵兩萬,騎兵一萬,有閻柔、柯比能等將領。
那邊劉備和張飛陳暮等人也騎著馬匹趕到,沒有帶太多的人,只有兩千玄甲重騎,雙方見禮之后,就上了高臺一起等待。
很快到了雙方約定的時間,邯鄲城北城門打開,一名將領緩緩走出城,他雙手托著印章,往這邊走來。
他的身后跟著一群士兵,全副武裝,人數倒是不多,只有數百人,但氣勢倒是挺足。
“沒想到袁紹雖死,然則倒是還有一支精銳之師呀。”
劉備征戰多年,光靠看這數百人的氣勢,就覺得不同凡響,因為隊列他太整齊了,沒有多年操練達不到這個效果。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蓥市|
黄龙县|
沛县|
定西市|
延安市|
大丰市|
年辖:市辖区|
香格里拉县|
乐亭县|
绵阳市|
铜陵市|
宜宾市|
含山县|
宜兰县|
溧阳市|
常德市|
天门市|
宜章县|
三亚市|
鹿泉市|
双流县|
马龙县|
日土县|
福建省|
察隅县|
衡阳市|
黑龙江省|
手游|
华安县|
稻城县|
绥滨县|
临清市|
兴仁县|
渭南市|
哈密市|
平昌县|
蒙自县|
铅山县|
济宁市|
精河县|
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