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三國之謀伐》
第(2/3)頁
但私人族譜陳暮沒辦法銷毀,因為往往很多家庭都有一份,你不可能跑到每一個宗室家里把他們家的族譜給銷毀掉。
所以如果真要細查的話,通過這些地方資料,走訪以及尋找的話,還是能夠找到不少散落在民間的章帝后裔。像安平王、渤海王、清河王、平原王,都是那一脈,屬于漢桓帝、漢康帝的堂兄弟近親。
這個答案顯然不能夠讓朝臣們滿意,不過勉強算是個借口,堵上了眾人之嘴,王邑又道:“第二個問題,陛下為何選擇劉備?難道是因為劉備兵馬強壯嗎?”
劉虞沉聲道:“劉備消滅袁紹,于國有大功。且他景帝閣下后裔,雄才大略,將來能恢復天下者,非他莫屬。”
“第三個問題,如果劉備繼承皇位,那這大漢,還是大漢嗎?”
王邑最后問了一個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
后世人把兩個漢朝分為東漢和西漢,認為這是兩個朝代。而當時的人們則普遍認為,東漢西漢是一個朝代,但也有區別。
班固的《漢書》里面將西漢稱為大漢,而諸葛亮出師表里稱呼西漢為先漢,稱呼東漢為后漢,這意味著到了東漢時期,雖然人們認為兩個朝代是一個朝代,可也已經有了先后之分。
王邑的問題關鍵就在這里,西漢的皇帝位置不談,東漢的皇帝位置一定都是光武帝劉秀的后裔,這是當時的公認的,哪怕你是西漢宗室,也沒有資格繼承。
這就是差別所在,也就是劉備上位最大的阻力所在。雖然嘴上說先漢后漢是一個國家,可是到了這里就有了區別,那就是西漢的宗室到了東漢就不值錢了,只有東漢的宗室有繼承權,西漢的宗室沒有繼承權。
現在劉虞要把皇位給劉備,恐怕不僅朝堂上很多忠誠于東漢的臣子不答應,全天下的東漢皇室,也就是所有光武帝劉秀的后裔不會答應,這意味著劉秀開創的江山,落在了別人手里。
哪怕這個所謂的別人,也姓劉,也是劉邦的子孫。但在這些人眼中,依舊是外人。因為到了那個時候,劉備到底算不算開創了一個新朝代,還是繼續延續東漢?
畢竟,東漢皇帝們嘴上說著兩漢是一個國家,可東漢是把祠堂宗廟分開的,分為高祖廟和世祖廟,也就是西漢的皇帝與東漢的皇帝。
高祖廟奉祀五人,世祖廟奉祀七人,而且高祖廟和世祖廟并列,把劉秀的地位等同于劉邦,不亞于再開一國。
如今劉備這個外人繼承大統,大家自然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陳暮起身說道:“大司農這話是何意?齊王姓劉,也是高祖苗裔,難道他復興大漢,將這千瘡百孔的亂世恢復之后,就要違背祖宗,更改國號了嗎?”
“額......”
王邑一時詞窮,他當然不是指這個,他的意思是劉備上位,是按照東漢的順序繼承,繼續后漢統治,還是像劉秀那樣,算開國皇帝,重新建一個新大漢?
只不過他一時不敢把話明說,因為將兩漢分開是民間和朝堂上的潛規則,甚至西漢的宗室到了東漢不值錢也是潛規則。而官方說法應該是大漢一脈相承,也就是說西漢宗室也有繼承權利,只是被這個潛規則壓制了而已。
如果他明說的話,那就屬于違背政治正確。陳暮完全可以指責他分裂國家,說他造謠生事。因為即便是光武帝劉秀,也是承認自己是前漢的延續,承認兩漢是一個政權,而不是他重新開創了新帝國。
被陳暮擠兌,萬般無奈之下,王邑只好說道:“少府應該明白我在說什么。”
陳暮本想說我不知道,那樣的話直接能把王邑擠兌死。
但想了想,這么做容易得罪人,于是換了副嘴臉,笑著說道:“大司農的話,暮自然明白。齊王素來仁義孝順,若他能繼承大統,必以高祖廟和世祖廟合一,大漢到如今已四百余年,絕不能斷祀。”
將高祖廟和世祖廟合一?
諸多公卿互相對視,隱隱點頭,這個結果,也算是勉強讓他們接受。
因為東漢的時候,高祖廟和世祖廟是各祭祀各的,雖然嘴上說著兩漢合一,但還是有些割裂感。
而如果宗廟合一的話,就表示大漢依舊是延續,就好像北宋和南宋一樣,統合為大宋,而不是像東漢的人,經常以先漢稱呼西漢。
這也算是各方都能接受的一個結果,王邑得到了這個答案,便拱手說道:“既然如此的話,那臣就沒有異議了。”
“嗯。”
劉虞咳嗽幾聲,蒼白的臉上少了許多血色,看著滿朝諸多大臣都紛紛說附議,確認再無阻礙之后,便說道:“那就傳詔吧,此詔書,便由太尉,司徒以及太常宗正少府前去。”
“臣,遵詔。”
漢朝的圣旨不叫圣旨,叫詔書,既然涉及到皇位,這個詔書就必須由重量級官員去,三公九卿里去了五個,足以表示對劉備的尊敬。
很快散朝,此消息瞬間經過各個渠道傳遍天下,幾乎是傳詔的大臣還沒上路,無數奏折如雪花般飛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吉县|
定兴县|
金寨县|
怀柔区|
怀来县|
读书|
温州市|
朔州市|
孟津县|
镇巴县|
宿州市|
永胜县|
永宁县|
视频|
巴彦县|
绥宁县|
兰州市|
斗六市|
香港|
古丈县|
延安市|
城固县|
陆川县|
松溪县|
花莲市|
清苑县|
延安市|
淮安市|
沛县|
正蓝旗|
台东县|
莱阳市|
航空|
黄冈市|
乡宁县|
南郑县|
图们市|
大城县|
丹凤县|
班戈县|
辽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