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世界級帝國的開始-《三國之謀伐》
第(3/3)頁
劉備說道:“你們既然居住在漢地,自然也是我大漢子民。無需再稱呼自己為胡人,以后你們可以自稱為漢人,具體全稱為大漢烏桓民族。將來你們的處境,將與大漢子民一視同仁,可以為官,可以去大漢經商,與所有漢人無異。”
“這.......”
難樓懷疑劉備是想吞并他的部族,連忙道:“陛下,小民等都是粗鄙的化外之人,又如何能跟天朝子民相提并論?且我......”
“難樓大人別急,先聽我把話說完。”
劉備笑著打斷他的話道:“難樓大人心中顧慮我是知道的,但我想請問難樓大人,你覺得在塞北放牧,可是長久之計?”
難樓遲疑道:“祖祖輩輩,皆是如此......”
劉備說道:“難樓大人想想,烏桓至今尚無文字,部落生存艱難,披羊皮住帳篷,每日茹毛飲血,與野人無異。遙想當年匈奴何其強大,一夜之間便分崩離析,曾經檀石槐的鮮卑亦是縱橫睥睨,可如今強大的鮮卑又在何處?”
難樓無以回答。
劉備繼續道:“朕自己就是幽州人,又如何不知道塞北胡人整日放牧,一旦災荒年月,不知死傷多少。這種朝不保夕的生活,又如何能堅持得下去。朕知道難樓大人是懷疑朕想吞并了大人的部族,大人只需要知道,朕絕無此心,朕只是想將烏桓納入大漢之下,讓烏桓人永遠可以安穩生存,而不用憂慮隨時滅亡。”
難樓動容道:“陛下如何保證烏桓人可以永遠安穩生存?”
草原文明最關心的問題,就是部落延續和民族滅亡,因為這個問題每天都發生在大草原上。
在幽州以北的塞外,每時每刻都有新的部落出現,舊的部落消亡。
雖然看上去,草原文明和農耕文明一樣,都是在可持續性發展。農耕文明種地,開墾荒土,種植糧食,收割谷物,不斷耕作延續生存。
草原人牧牛羊,吃牛羊肉,牛羊不斷生育,給草原人提供牛羊奶和肉類食物。
然而草原文明的最大劣勢就是不穩定,牛羊的生長周期長,在沒有經過品種培育的古代,一頭羊的生長周期往往在一年以上,一頭牛更是要兩三年才能宰殺。
而一頭羊只能維持一家人幾日的伙食,要想維持生計,就得大量養殖牛羊種群,一戶人家至少得養幾十上百的牛羊才足夠。
可每家每戶都養殖那么多牛羊,水草根本不夠,要想生存,就得爭奪水草豐茂之地。
于是大家開始瘋狂內卷,互相廝殺。偶爾卷到最后,就出現一個強大的部落,如西漢的匈奴,東漢的鮮卑,唐朝的突厥,南宋的蒙古等等。
生產力不足,草原民族就只能南下劫掠農耕民族,華夏幾千年來,周而復始,一直是一個老大難題。
難樓自己就是幽州最大烏桓部落的首領,又如何不知道部落面臨的困境?
因此當得知劉備的目的是想解決烏桓人的生存問題,也是他最關心的問題之后,立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就是陳暮在解決民族問題時候的第一個方法,那就是了解這個民族的處境,幫他們解決民族的根本問題,然后再一步一步進行改造。
比如烏桓人最大的問題是生存,恰好現在冀州和青州就是大漢最主要的兩個產糧地,讓把烏桓人納入麾下,由官府組織幽州與冀州之間的貿易生產。
讓大批谷物糧食進入幽州,讓肉類食物進入關東腹地,雙方各取所需,解決最基本的溫飽問題,就能夠開始進行下一輪的民族融合促進。
這個辦法如果是在統一的農耕文明時期其實很難做到,因為生產力有限,養活自己的子民就已經很困難,哪里還能養別人?
東漢朝廷每年雇傭那么多胡人,經常會拖欠工資,弄得胡人造反,就是本身東漢財政和農業有很大問題。
但如今正逢亂世,原本莊園豪強地主經濟崩塌,土地兼并問題得到解決,農田由官府重新分配,回到人民百姓的手里,生產力就得到提升。
且劉備只需要管自己治下百姓死活就行,糧食就有所剩余,自然可以對少量的胡人采取這樣的政策。
而如果想要把整個大漢的子民加上大漢周圍所有胡人養活,那這點生產力肯定就不夠。
需要等到將來大漢統一之后,進行土地改革,再增添從美洲找來的土豆、玉米、紅薯等高產農作物才行。
畢竟靠著這些東西,清朝養活了四億人,而現在整個大漢加上周圍少數民族,總人口都不超過一億,憑借著超強的生產力和新朝代的執行力,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
然后等到橡膠樹大規模種植,蒸汽機與鐵路開始發展。
將來大漢成為一個比幾百年后唐朝還要興盛的世界級國家,版圖橫跨整個亞洲以及中亞西亞乃至于歐洲,都不是做夢。
而這一切的起點,就從大漢先將烏桓人和鮮卑人納入自己麾下開始!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旌德县|
开化县|
滦南县|
怀仁县|
察雅县|
固镇县|
来凤县|
昭通市|
桦甸市|
石渠县|
贵溪市|
延川县|
鹤岗市|
油尖旺区|
大庆市|
阜南县|
汕尾市|
澄迈县|
沈丘县|
鄂尔多斯市|
镇平县|
隆林|
甘南县|
那曲县|
天全县|
手游|
缙云县|
华池县|
奉化市|
思茅市|
东平县|
鸡泽县|
墨竹工卡县|
伊宁县|
美姑县|
上林县|
长汀县|
瑞丽市|
蒙山县|
吉林市|
六枝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