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三國之謀伐》
第(1/3)頁
文聘接到了張繡的傳告之后,認真分析了一下眼前的局勢,發現張繡說得沒什么錯。
他來得匆忙,糧草只帶了不到半月,據守城池,人家把育陽堵住,將橋梁截斷,張繡就得往南再跑百來里路,去新野渡河。
而他又沒辦法去馳援,到時候人家再派兵馬去新野把橋給堵上,那張繡就真只能望河興嘆,徹底過不來了。
所以正確的做法確實是從城里出來,主動出擊,與朝廷兵馬對峙在南就鄉一帶,拖住朝廷主力。
這樣由于他把朝廷南下截斷育陽橋梁的道路給堵住,張繡就能夠從育陽過河來援。
只需要支撐幾個時辰,甚至幾個時辰都不用,只要張繡在開戰之前提前出發,也許他這邊才剛剛開戰沒多久,張繡就能趕來。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是朝廷確實像張繡說得那樣,沒有選擇撤退,而是主力南下準備對他迎頭痛擊。
要想查清楚這一點也容易,文聘立即派遣斥候,嚴密偵查棘陽南就等地情況。
很快到了第二日,斥候回報,朝廷兵馬果然撤出棘陽,與南就鄉開始整頓兵馬,后方也有部隊正在源源不斷地趕來,數帳篷算人數,約有兩萬左右。
斥候偵查到的情報和張繡說得基本吻合,敵人人數兩萬,且他們并沒有撤兵,而是在南就集結,顯然張繡那邊的推論沒有錯誤。
想到這里,文聘便再無疑慮,積極準備應戰,到了第三天,全軍整頓之后,打開育陽城門,正式準備北上迎敵。
夏日的早風吹拂著遠方的山崗,淯水涓涓流淌,河岸附近大量田園鄉野,百姓見到荊州軍隊,紛紛棄家逃跑。田園變得靜悄悄起來,只有無知的風,依舊吹動著已經成熟的麥浪。
亂世當中,最艱難的不是什么諸侯,永遠都是黎民百姓。
朝廷軍隊進入南陽之后,淯水東岸很多縣城的縣令、豪強、百姓都倒向了朝廷,陳暮幾乎沒費一兵一卒,就輕松得到了棘陽、育陽、湖陽、平氏、宜秋、比陽等諸多縣城,只不過這些地方都沒有駐兵。
文聘到育陽后立即殺了投靠朝廷的育陽縣令立威,這個舉動使得周邊百姓極為惶恐不安,見到他的軍隊都仿佛見到了暴徒一樣,就連家都不要了,拖家帶口四散逃離。
反觀朝廷打著仁義之師的名頭,四處安撫百姓,得到了地方官員以及百姓的擁戴,幾乎文聘出兵之后,前來報信的人絡繹不絕。
南就鄉,陳暮大軍已于昨日就在此地集結完畢,旌旗招展,帳篷連綿數里,壕溝連成一片。
得知文聘大軍北上,主動前來與他們交戰之后,陳暮立即召集眾人議事。
武安國、馮楷、文謖、張郃、于毒、劉石、鄧升、夏昭等部將濟濟一堂,許褚站在陳暮身后,諸葛亮、陳群、姚博、孔儉、黃琦等學生伴隨左右。
議會開始之后,陳群的臉色就很不好看,對陳暮說道:“師君,張繡的軍隊也已經從宛城出來了,現在劉表大軍北上,將我們攔住,顯然是被他們看破了計策,只需要拖延我們一兩個時辰,張繡就能來援。”
陳暮笑了笑,看著諸葛亮道:“孔明還是小覷了天下人,張繡身邊有一個人名為賈詡,此人洞若觀火,其智也僅僅只是比為師差些許而已,你的計策,應該就是被他識破。”
諸葛亮被看破也不氣餒,認真道:“師君曾經說過,水無常勢兵無常形,敵人既然已經識破,那就根據情況再進行調整就是。”
“哦?”
陳暮問道:“你接下來是什么想法?”
諸葛亮思索道:“敵人大軍兵出宛城,我們可讓宛橋伏兵佯攻宛城緩解正面壓力,爭取擊潰劉表部的時間。”
陳暮大笑道:“好,打仗打的就是見招拆招,此計可行,那就依孔明的意思辦。”
陳群之前出的計策都被諸葛亮壓一頭,陳暮也總是欣賞諸葛亮的計策,讓他很是不服氣,便出聲說道:“師君,孔明的計策既然已經被看破,宛城也許會留下數千兵馬守候,依舊可能行不通,為什么還要繼續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要市|
眉山市|
临颍县|
凤台县|
昌都县|
清苑县|
信宜市|
平安县|
栾川县|
云林县|
西乌珠穆沁旗|
班玛县|
墨竹工卡县|
宁陵县|
泾阳县|
青龙|
崇仁县|
道孚县|
出国|
苏州市|
曲阜市|
崇州市|
庄浪县|
富蕴县|
靖江市|
沂南县|
丰原市|
常熟市|
荣成市|
河曲县|
海兴县|
西平县|
固安县|
巴青县|
济源市|
宕昌县|
静乐县|
常德市|
贺兰县|
宜黄县|
华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