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歷史上劉備就是被曹操趕去了荊州,最終戰略轉移至四川,平定巴蜀,建立季漢。 而陳暮的意思顯然也是如此,要把曹操向南趕。 這樣做有幾個好處,一是穩扎穩打,很難失敗。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把曹操往死里逼。 而且這樣做不會與曹軍發生大規模戰爭,不管是自己死很多人還是殺很多敵人,都要發無數爵位和賞賜下去,增加朝廷的負擔。 因此把曹操往南趕是最好的辦法。 又省錢又省力。 最重要的是,只要他敢學劉備去南方,那就是找死,完全沒有任何活路。 這并不是臆想。 劉備之所以能夠在荊州活下去, 是因為他本身有仁義的好名聲, 再加上他也姓劉, 是宗室人物,劉表礙于這兩點,擔心殺了他會影響自己的名聲,才沒辦法對劉備趕盡殺絕。 但即便是如此,歷史上蔡瑁和蒯越也差點把他弄死,最終只能偽裝上廁所,馬躍檀溪,才勉強逃得一條性命,可見即便是劉備在荊州,也是九死一生。 反觀曹操呢? 一不姓劉,二沒有劉備的好名望。 之前還曾經背刺過劉表一次,只要他敢去荊州,必死無疑。 那么可以去江東嗎? 一樣涼。 一山不容二虎,孫曹皆為志在天下的梟雄,孫策想奪江東,怎么可能容許曹操來搶自己地盤? 所以曹操不管是去荊州還是揚州, 都只有一個結局——死翹翹。 甚至退一萬步來講,他即便是去荊州了,劉表沒有殺他,曹操也絕不可能拿下荊州,或者學劉備入蜀得四川。 劉備在歷史上于荊州名氣和威望很高了,而且得了不少大族支持都只是得了荊南四郡,還打得非常勉強,更別說曹操這樣無根基名望之人。 一旦出現劉表病死,劉琮在蔡夫人和蔡瑁等人支持上位的局面,劉備大軍南下,荊州投降,曹操一旦敢趁機搞事,等待他的就是以蔡瑁張允等有兵權之人的反撲。 而入蜀就更不可能了,劉備能夠入蜀是因為曹操自己輕視了張松,張松于是勸說劉璋迎劉備入蜀,讓劉備去進攻張魯,以此達到驅狼吞虎的目的。 但實際上張松是想幫劉備奪取四川,先不說曹操運氣好沒被劉表弄死,跟歷史上劉備一樣奪取了荊南四郡,張松會不會幫他入蜀呢? 再退一萬步說, 劉備和陳暮犯了歷史上曹操的錯誤,輕視了張松,張松打算迎曹操入蜀,可用什么理由來說服劉璋呢? 要知道歷史上張松說服劉璋的理由是:“劉豫州,使君之肺腑,可與交通。”。意思是劉豫州與您是宗室兄弟,可以與他結交聯盟,這才說服了劉璋。 曹操跟劉璋是宗室兄弟嗎? 一個姓曹一個姓劉,八竿子打不著,曹操還沒有劉備那么好的名聲,劉璋憑什么放下戒心讓他入蜀? 因此對于朝廷來說,綜合種種,將曹操往南逼是最好的選擇。 而郭嘉之所以認為曹操往南走,倒不是跟陳暮一樣知道歷史,而是通過自己對劉表孫策劉璋等人的性格分析,推測出這個結論。 曹操曾經坑過劉表一次,他與孫策也只是脆弱的結盟關系,與孫劉都不友好,又怎么可能會不知道往南是死路一條? 被郭嘉一點就清楚,難怪陳暮沒有集結兵力與他開展大型決戰,而是分散進攻,目的其實就是為了把他拖住。 明白了這一點之后,曹操只覺得毛骨悚然,一身冷汗,就連偶爾犯的頭風都仿佛沒有了,愕然說道:“陳子歸這是要對我趕盡殺絕呀。” 郭嘉苦澀道:“誰能想到他進攻河南,根本不是想將我們消滅,而是要把我們往南方驅趕。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恐怕孫策往江東去,未嘗沒有陳子歸在背后唆使。” “你的意思是,孫策去江東也是他的計策?” 曹操愕然不已。 郭嘉搖搖頭道:“明公想想,孫策如果留在豫州,我們與孫策合并十余萬眾,再加上劉表為援,集合在一起的力量未嘗不能與朝廷一戰。可孫策為什么忽然去江東呢?他一去,力量分散,不就被逐個擊破了嗎?” 曹操臉色頓時變得十分難看,雖然當初他們已經排除了孫策投降朝廷的可能,因為他完全可以從豫州一起包夾他,去江東屬于是多此一舉,但從大戰略上來看,他的離開完全屬于是背叛曹操。 孫策一走,河南的力量就被削弱,導致曹操自己只有五六萬兵馬獨自去應對朝廷十多萬大軍。即便是孫策也出兵了,可只出了兩三萬人在淮北幫忙抵擋徐州來的朝廷兵馬而已。 可以說,正是孫策選擇去江東這個策略,才讓曹操面對朝廷幾乎沒有還手之力。現在朝廷還要把他往南驅趕,以郭嘉和曹操自己分析,他去投奔孫策劉表,九死一生。 從這一點上來看,朝廷無疑是打算借劉表孫策的手來除掉他曹操。 曹操雙手背負在身后,緩緩在城墻邊上篤步,輕聲問道:“奉孝,你覺得,我還有機會嗎?” 郭嘉亦步亦趨地跟在他身邊,鼓勵道:“陳子歸在將明公往絕路上逼,什么都讓他算死了,想殺出一條生路,很難啊。不過事在人為,若明公什么都不去做,那一定沒有機會。只有去拼一拼,才有可能反敗為勝。” “嗯。” 曹操沉吟片刻,問道:“那我們從哪里才能找到突破口呢?” 郭嘉說道:“陳子歸去甄城,是為了消滅明公現有的力量,明公必須想辦法解除甄城之圍,然后可以南下配合孫策,在淮北擊破從徐州來犯的敵人。劉備大軍臃腫,行軍緩慢,我軍或許可以趁此機會與劉備周旋。” “定陶......” 曹操遲疑。 當初之所以沒有選擇集結力量猛攻一路,就是因為如果這樣選擇,那東郡、陳留、濟陰、山陽等大片領土就算是沒了。 他的兵力本來就比朝廷少,逐個擊破的話,比如集結力量先攻徐州,那后方就沒有任何保障。 別的地方可以丟,但定陶是他的老巢,大量物資全都存放在那邊。 若是定陶被攻破,曹操將一窮二白,徹底無法東山再起。 郭嘉苦笑道:“明公,我們當初就是太在乎河南才弄成現在的局面,如果學學孫策,領所有軍隊直接走,進攻南陽,從南陽漢江水道直撲川蜀,或許也就不會鬧到現在這樣。” 曹操長嘆道:“可是那樣做,也前途未卜呀。” 眾人一時沉默。 都只覺得前路艱難,不知道未來方向。 孫策有退路,一是因為江東無主,他可以寇略,趁機奪取地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