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午后孫策大軍開始入駐高前亭開始,漫山遍野,森林、田野、村莊、溪流、土山全都是密密麻麻的人。 這里的地形不算特別復(fù)雜,但本身也有一些可以依托進行防御的地方。 如溪流、田間的溝渠、村莊地形坡度等等。 漢代亭的功能可以算作是一個鎮(zhèn),當時的村落名字叫聚,一般亭下有數(shù)個村聚,陳暮占據(jù)的是高前亭北面的幾個村落, 孫策則是占據(jù)南面的幾個村落。 在中間地帶有一片平原區(qū),有草地有田野有丘陵,原來是附近幾個村落的農(nóng)田和放牛羊的地方,此時皆已經(jīng)成為雙方前線。 兩邊的斥候、探馬都已經(jīng)行動起來,一隊隊的騎兵疾馳在平原上,相遇之后, 便紛紛拔出了武器。 緊接著在一聲令下之后,滾滾馬蹄聲涌動, 頃刻間雙方就戰(zhàn)在了一起。 像這樣的斥候間戰(zhàn)爭往往是大規(guī)模戰(zhàn)爭的前奏, 因為兩邊都需要派出斥候出去打探情報。斥候與斥候相遇,自然也就是你死我活的一場爭斗。 但是在小規(guī)模廝殺上,朝廷軍的探馬明顯占據(jù)上風。這倒跟兵源素質(zhì)和士氣沒關(guān)系,能被選為斥候的,往往都是精銳中的精銳,膽氣和武力皆不會差到哪里去。 主要是因為朝廷的斥候皆配備了物理學(xué)院下屬的軍工院最新研制出來的手弩,這種手弩體型較小,且裝備了一個連射弩匣,可以迅速射出三支弩箭。 雙方才剛剛接近,朝廷斥候就開始不講武德。近距離約十多丈就忽然掏出手弩,一輪弩箭射擊,先把沖來的孫策軍斥候射殺大半,取得人數(shù)優(yōu)勢,再一輪沖鋒,豈有不勝的道理? 在這種情況下, 孫策外圍的斥候數(shù)量迅速銳減,他們可供偵查的范圍也逐漸收縮。最早的時候, 他們甚至已經(jīng)來到了陳暮布置在外圍的前營營寨附近,現(xiàn)在幾乎是全都退出了雙方中心范圍,游離于自己營寨外圍。 孫策在高前亭的布置也不算差,并不是亂哄哄的一窩蜂全都扎堆在一起。而是依托周圍的幾個村莊地形,將防御重心分別放在了右側(cè)紹山山腳下,中間的平原區(qū)以及附近的村莊周邊。 位于最前沿的是駐扎于上梁營聚的蔣欽部,孫策的主力則在上梁營聚的南面下梁營聚,左右兩側(cè)則有程普韓當祖茂黃蓋的營寨,后方還有朱治的后軍作為護衛(wèi)。 既蔣欽和孫策的部隊在正面凸出,江東四大老將則是護佑兩翼,朱治則位于部隊的尾端承擔墊底工作,整體布局趨向于一個不規(guī)則的菱形。 單從表面上看,營寨布置屬于中規(guī)中矩,并沒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勝也勝在中規(guī)中矩,很難從中找出明顯的破綻。 這是周瑜和魯肅進行的營寨布局,因為他們已經(jīng)看到了紹山上的瞭望塔,知道自己布置被人家看在眼底。因此如果想做出比較奇特的布局想引誘敵人上鉤是不可能的, 還不如中規(guī)中矩一點。 此時此刻, 孫策已經(jīng)入住了下梁營聚, 他是早上出發(fā),中午抵達,將士們正在生火造飯,忽然有斥候來報:“將軍,敵人先鋒已經(jīng)壓過來了,即將抵達上梁營聚。” “嗯?” 孫策問道:“可看清楚來人是誰?” 斥候道:“旗幟上寫武安。” “武安國?” 孫策左右看看,笑道:“不過是一匹夫爾,我去拿他!” 一旁的周瑜忙道:“伯符小心行事,切莫中了那陳子歸的奸計,且讓公奕先駐守村聚,探探虛實再說?!? 孫策納悶道:“公瑾多心了吧,周圍地形斥候們看過,一片平坦,除了東北方向有座山,山下有片樹林外,基本都是一些農(nóng)田村莊和草地,他們來了多少人,一眼就能看到。” “話是這么說......” 周瑜一時猶豫,說道:“只是我總覺得那陳子歸必有詭計。” “伯言,你怎么看?” 孫策轉(zhuǎn)頭看向陸議:“你覺得陳子歸會有詭計嗎?” 陸議思索了片刻,搖搖頭道:“暫時看不出有什么詭計,但要小心提防,泰山學(xué)宮以格物之道立世,這些年來研制出了不少厲害的器械,就怕我那師君已經(jīng)不屑于詭計小道,而假物以正面擊之,我們不知道厲害,說不好就會中招?!?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魯肅沉吟道:“這些年來,那青州泰山學(xué)宮確實是厲害,發(fā)石車、床弩、火矢都非比尋常,遠超以前的器械,我們確實應(yīng)該當心一些?!? 聽到這句話,孫策扭頭問斥候道:“你們可見到他們攜帶了什么大型器械沒有?” 斥候答道:“并無。” “那就無妨了。” 孫策起身說道:“既然膽敢來犯,我就要讓他們有來無回。” “我與伯符同去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