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三國之謀伐》
第(1/3)頁
漢人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發展鐵器,到西漢時期,鐵器已經逐漸在北方流行。
西漢當時在全國有五十一處鐵礦,其中青州就有十二座。
而南方則只有荊州和揚州境內一座,除青州的十二座以外,其余則大部分分布在河北、關中以及四川。
倒不是南方沒有鐵,而是當時漢朝的主要統治中心在北方。
南方像后世的廣州、廣西、云南、貴州、福建、浙江、江西、湖南以南這些地方,基本都是蠻夷之地,被少數民族占據。
所以這就導致當時的漢朝北方鐵器成為主流工具,而南方則還處于青銅器、木器乃至于石器時代。
需要等到東晉之后,漢人第一次衣冠南渡,才會帶來更先進的技術和生產工具。
只是雖然鐵器在北方屬于主流,但并不代表北方就有很多鐵。
事實上受到當時的技術開采條件,即便山東鐵礦豐富,開采的能力也非常差。
因此在歷史上,曹操主政北方的時候,還因為戰亂而無法開采鐵器,曾經下令讓民間改換木器,把鐵器主要用于戰爭。
但從另外一點也證明,山東的鐵礦、煤礦以及其它礦藏確實比較多,而且露天礦也非常多。
這也是因為當初陳暮選擇青州的一個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山東的露天礦經過那么多年開采,現有鐵礦的地表儲備已經越來越少,而未勘探到的鐵礦以及地下的鐵礦儲備數量是現有鐵礦的幾百倍甚至上千倍。
可勘探技術以及采礦技術的落后,導致礦就在那里,你找不到,采不著。
所以別看在化學院和物理學院的共同努力之下,青州已經完成了將高爐內溫度提升到兩千度,利用氧化還原反應煉制出生鐵,然后加入適當比例的炭粉制造出鋼鐵的壯舉。
但原材料的不足以及工藝技術還處于原始初級階段,沒有進入到工業化,使得青州的鋼鐵產能小得可憐,不足后世隨便一家鋼鐵企業的千分之一。
原本鋼鐵產能就嚴重不足,再加上正處于戰亂時期,一切都要為戰爭服務,造成了后方科研、創造以及發明都急缺鋼鐵。
既要求后方科研人員加緊研發任務,制造新式武器,還不給他們優良材料,使得火器制造和研發嚴重滯后。
甚至還有不少工匠和設計人員因為材料問題,而發生炸膛,炸傷炸殘不少人。
在這一點上,陳暮其實是比較自責的,因為這屬于對他們這些后方科研人員的巨大虧欠。
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國家正處于動蕩時期,戰亂不休,內部不穩定,且科技技術發展水平落后,層層條件限制,讓陳暮也沒有辦法。
總不能憑空變出原材料來吧。
所以聽到杜寬與張廠長之間的抱怨,陳暮也只能安撫以待,告知他們將來一切都會好起來。
只要挺過這段困難時期,國家不會虧待了他們。
好在杜寬軟磨硬泡,再加上他爹最近兩年得到重用,如今被調往關中,代替已經去了并州的田豐成為河東太守。
看在他爹的面子上,張廠長好歹是勻了一部分鋼鐵,總算是讓他把這門大炮給鑄造了出來。
這門大炮在樣式上與明清的紅衣大炮已經沒什么差別,就是不知道威力怎么樣。
一行人就來到校場觀看。
在杜寬的指揮下,工匠們推著那尊大炮過來。
校場就位于工廠后方,是一片荒蕪的野地,遠處有個小山坡。
杜寬介紹道:“丞相,我這大火槍內刻有螺紋線,加大了子彈的出去速度,射程很遠,最遠能到八里,一般情況下在五里!”
“五里?”
陳暮思索了一下,也就是兩公里,點點頭道:“不錯,你用的是什么彈藥?”
明清的紅衣大炮有效射程也才250到3公里之間,畢竟當時不管是槍械還是炮彈都沒有膛線,使得射程和準確度都要差很多。
而如今火藥的比例經過多年研制,已經達到了完美比例,黑火藥的威力和充分燃燒也達到了最好效果。
再加上陳暮提出的槍管螺紋膛線理論知識,給予了設計師和工匠極高的靈感。
杜寬招招手,工匠們抬著一大筐金屬圓球過來,得意道:“丞相請看,我用的就是這種用鐵制造的大鐵球子彈,保證砸出去一砸一個死!”
陳暮過去看了一眼,就是圓形的大鐵球,上面沒有引線就知道這是實心彈,于是搖搖頭道:“這種子彈恐怕不行。”
杜寬詫異道:“為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隆县|
贞丰县|
葫芦岛市|
江陵县|
虎林市|
巍山|
五华县|
喜德县|
嘉黎县|
班戈县|
达孜县|
政和县|
祁阳县|
福泉市|
佛教|
大余县|
大理市|
兴义市|
银川市|
岳普湖县|
莱西市|
佛坪县|
淮阳县|
左云县|
华蓥市|
石泉县|
乐安县|
崇义县|
伊川县|
荥阳市|
永胜县|
高雄市|
嘉鱼县|
民勤县|
汝州市|
宜阳县|
阿克|
商都县|
万宁市|
开封县|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