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三國之謀伐》
第(3/3)頁
劉備點點頭,走在最前面。
掌柜正準備讓小二帶他們上去,目光在沮授臉上掃過,頓時愣了一下,然后連忙從柜臺里出來,向沮授拱手道:“莫不是沮閣老?”
沮授頗為納悶,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暴露的,便擺擺手道:“掌柜認錯人了?!?
“哎呀,真的是閣老。”
熟料他不說話還好,一說話老掌柜頓時老淚縱橫,磕頭要跪。
眾人一時不解,身邊有隨從連忙上去把他攙扶住。
沮授無奈道:“你是如何認出我來?”
老掌柜擦了擦眼淚道:“二十三年前,馬騰潰兵襲擾長安,秦國公派人將那些潰兵打敗,閣老召集我等無家可歸的百姓,幫助我們建立村莊,開墾田地,當時小人就是在閣老的幫助下,重建了家園,閣老的英容相貌,小人常記于心?!?
“是沮閣老。”
“閣老聽說陪伴天子巡視關中,他在這里豈不是?”
“大家看那位,是鎮守關中多年的關將軍呀?!?
酒樓內的騷亂很快影響到了整個大堂,原本數十桌熱鬧非凡的酒樓里瞬間變得鴉雀無聲,眾人一個個竊竊私語。
此時他們才注意到在那一行人身后,跟著大量隨從,顯然不是一般的人來酒樓吃飯。
“陛下,是陛下!”
人群當中忽然有一個耄耋老人站起身,這位老人今日過小壽,沒有擺宴,家人就帶著他來酒樓吃個飯。
哪料到他眼睛忽然瞪直,顫顫巍巍站起身,跪地磕頭道:“草民謝陛下救命之恩,當年董卓肆掠關中,若非陛下,我全家老小死無葬身之地了?!?
“參見陛下。”
一時間滿堂的吃飯百姓確定了劉備在其中,也是紛紛起身行禮,就連半堂的胡商,也是有樣學樣,跟著大漢百姓叩見皇帝。
大家倒沒有磕頭,只是鞠躬拱手禮。
之前酒店掌柜和耄耋老人磕頭是因為救命大恩,唯頓首以拜。
劉備無奈道:“得,這飯也吃不成了,回宮吧?!?
說著又向眾人擺擺手:“諸位免禮?!?
門外的許褚立即走進來,高聲道:“陛下微服私訪,大家不要驚詫?!?
幾個人便離開了酒樓,掌柜雖然挽留,但因怕驚擾百姓而不得不離開,就連今日私訪也只能告一段落。
出來之后,走到大街上,果然動靜鬧得不小。周圍百姓紛紛前來圍攻,多有行禮者,甚至磕頭感謝劉備沮授關羽等人救命之恩也不在少數。
三人對關中百姓多有恩惠,劉備早年討董之時救了很多人,關羽沮授坐鎮關中時,關中可謂是民不聊生,是關羽打跑了賊寇,經過沮授十多年治理,才有了今日這片嶄新的面貌。
可以說他們對關中百姓樹恩深厚,令人銘記于心。
回到皇宮當中,幾個人站在章城門的城樓上俯瞰著遠處萬年縣占地連綿數十里的城市,沮授向劉備告罪道:“陛下,是臣擾了陛下雅興?!?
“哈哈哈哈?!?
劉備大笑道:“有百姓記得公與恩情,就說明公與治理關中做得很好,我豈能怪責公與?”
沮授只覺得幸盛,感激涕零道:“能為陛下效力,臣三生有幸矣。”
劉備環視眾人,認真道:“這大漢今日之興盛,亦有諸位之功勞呀,青史一筆,千秋萬代,自當銘記?!?
聞訊趕來的京兆尹在旁邊已經聽了好一會兒了,忍不住說道:“陛下,臣有奏?!?
“說?!?
“關中百姓多念陛下秦國公及閣老恩情,多次請愿希望能在城中凋塑造像,以留碑紀念?!?
“準奏了?!?
劉備點點頭,這是關中百姓對他們的認可,豈能不要?
“陛下不可?!?
沮授頓時受寵若驚,連連推辭。
要知道當時公卿留碑往往都是死后才有,乃是莫大的殊榮。而生前留碑,只有特別大的功勞才會出現。
比如西漢時期霍去病封狼居胥,東漢竇憲燕然勒石,還有漢武帝和光武帝泰山封禪,才會以碑文的形勢記載,以名垂千古。
而沮授自認為僅僅只是治理關中的功勞,而無霍去病竇憲遠征塞北之功,就連兵出漠北的張遼都沒有這樣的功勛,他何德何能可以生前留碑?
劉備認真地看著他說道:“公與之功勛,自當享之。何況此乃百姓之愿,公與難道要違背關中百姓之意嗎?”
“陛下......”
沮授只覺得心潮澎湃,雙眼淚流滿面,鼻子居然流出血來,激動磕頭道:“臣生生世世,愿萬死以報陛下之恩。”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西县|
普陀区|
鲜城|
隆林|
固阳县|
深圳市|
丹寨县|
东乡族自治县|
鹤山市|
静乐县|
新津县|
华阴市|
页游|
清河县|
长岛县|
庐江县|
舒兰市|
普兰店市|
汤阴县|
镇平县|
卫辉市|
濉溪县|
玉林市|
芜湖县|
和林格尔县|
南江县|
梅州市|
常山县|
丹东市|
彭水|
岳阳县|
东丽区|
民乐县|
缙云县|
旅游|
常宁市|
涞源县|
潮安县|
隆安县|
哈密市|
汶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