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聽到了趙王的話之后,眾人先是有些驚訝,但是很快又覺得這件事還挺正常的。 自從李王后上位之后,趙王這段時間幾乎每天晚上都和李王后膩在一起,其他的趙國妃子們可以說是幾個月都難得看到趙王一面。 從周少奮的角度來說,他當然并不愿意看到這一幕,但是周少奮也清楚眼下的這種情況是不可能因為這件事情去勸阻的,那樣的話只會觸怒趙王。 至于趙括這邊,李王后可是趙括在后宮之中的盟友,趙括當然也不會介意有一個盟友去見證一次自己的勝利。 所以很快的,趙王就坐上了御駕。 就在這個時候,周少奮突然又提出了一個要求。 “大王,如果說武信君的這個改革能夠成功的話,那么平康坊將來必然會成為我們趙國的一個示范基地。 我們不如今天就召集更多的官員,讓他們也去看一看,好好的吸收一下平康坊的先進經(jīng)驗,將來也好推廣到趙國各地,不知道大王覺得如何呢?” 周少奮的這番話看上去似乎是想要幫助趙括宣傳一波這個平康坊,但是仔細一想就知道這里面其實是包藏禍心的。 對于周少奮來說,他是覺得趙括這一波平康坊的改革絕對是失敗告終,所以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到平康坊去見證趙括的失敗,去把趙括的失敗無限量的放大,從而達到最大的效果。 趙王當然也不是不能夠察覺到周少奮的意思,他稍微猶豫了一下,看了一眼趙括發(fā)出了詢問。 “武信君,你對這個意見是怎么看的呢?” 趙括在聽到周少奮的話之后,他就已經(jīng)忍不住露出了一絲笑容。 “大王,臣覺得周卿的這番話確實是很有道理的,我們應該要用更多人去看一看平康坊,去吸取一下先進改革的經(jīng)驗。” 周少奮一聽眉毛也是不由自主的跳動了一下,心中暗自想道:“看來這個趙括還真是不到黃河心不死,都到了這個地步了,居然還敢和我在這里嘴硬。 也好也好,到時候就看看它究竟要怎么樣才能夠下得來臺。” 于是,趙王便帶著包括李王后趙括周少奮在內的一大批官員,浩浩蕩蕩的來到了平康坊之中。 作為一個坊市,平康坊其實是有大門的,或者說在這個時代任何一座坊市當然都應該有一座大門。 趙括一看到平康坊的這座大門,就忍不住露出了一絲驚訝的表情。 這是一座嶄新的用石頭和木頭一起建造起來的大門,上面還掛著一個牌匾,用十分蒼勁有力的字跡寫著“平康坊”三個大字。 在牌匾的右下角還清晰的有著一個落款——荀況。 在看到這一刻的時候,趙括有些疑惑,荀況可是華夏學宮的大祭酒,身份那是非常高貴的,怎么會跑來和一個平民的坊市去寫這種牌匾呢? 如果是趙括的要求,那荀況當然沒有任何拒絕的余地,但問題在于趙括并沒有提出過這種要求。 突然趙括一下子就想明白了,這應該是趙謙的手筆。 趙謙現(xiàn)在也是會在華夏學宮進學的,作為趙括的大兒子趙謙可是得到了荀況的親自教授,那么能夠說動荀況寫一塊牌匾也并不是什么難事。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周少奮顯然也看到了這個牌匾,似笑非笑的看著趙括一眼:“武信君,你不是說好了不會幫助平康坊的嗎?” 趙括聳了聳肩膀,對著周少奮說道:“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但是這件事情確實不是我做的,而是我的大兒子趙謙做的。” 果然沒有出乎趙括所料,周少奮立刻就露出了“我信你個鬼”的表情,哼了一聲,沒有再說話。 趙王看著這塊牌匾點了點頭:“想不到荀況卿寫的字竟然是這么的漂亮。” 就坐在趙王身邊的李王后緩緩開口了:“一塊牌匾而已,如果說一塊牌匾就能夠引來無數(shù)的商人,那也未免太扯了一些。” 李王后當年可是在平康坊之中居住過的,在她的印象之中,這里簡直就是世界上最骯臟最落后的地方。 所以她雖然很想要看到這里的改變,但是他又覺得趙括或許改變不了這里。 李王后這么一開口,這件事情也就算是這樣過去了,趙王的御駕繼續(xù)向前,進入到了平康坊之中。 剛剛進入平康坊,趙王就忍不住咦了一聲說道:“這個地方怎么和寡人聽說的好像不太一樣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