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五十萬大軍之間的碰撞,這注定是一件會載入史冊的戰役。 但是在真正的大決戰開始之前,即便是自信心滿滿的大漢國方面,也同樣不敢說一定就是最后的勝利者。 雙方都在非常謹慎的排兵布陣,相互試探著。 這種試探對于雙方來說,自然都是有著好處的,最簡單而直接的好處就是雙方能夠通過這樣的手段來得知對方大概的戰斗力。 “塞琉古人其實不弱。” 這是李牧對趙括所說的話。 作為大漢國內如今的軍方第一人,在不算趙括這個皇帝的情況下,李牧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漢國第一將軍,他所做出來的判斷無疑是相當具備參考價值的。 趙括同樣也很重視李牧的判斷,開口說道:“你為什么會這么覺得?” 李牧道:“簡單的來說,如果同為冷兵器的話,我覺得我們和塞琉古帝國之間的勝率大約在六四開,我們六。” 六四開,這其實就是一個大漢國稍具優勢的判斷而已。 趙括微微點頭,道:“所以說,他們在冷兵器上的造詣其實是很強的。” 李牧同樣點頭道:“他們的那個馬其頓方陣,說實在的陛下,確實是一個非常強力的戰術。 難怪在幾十年前,他們的那位叫做亞歷山大的帝王能夠利用這個方陣一路橫掃這么遼闊的疆域。 只不過很可惜的是,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這些塞琉古人的戰術看起來似乎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他們還是停留在馬其頓方陣的時代。 假如我們沒有火槍兵的話,那么我們的二十萬兵馬和他們的三十萬兵馬是六四開,若是我們也有三十萬兵馬,那么就是七三開甚至八二開了,如果我們有四十萬兵馬,那他們基本上就沒有任何勝利的希望。” 趙括一邊聽著,一邊微微點頭。 說白了,大漢國如今畢竟是一個疆域超過一千一百萬平方公里的當世第一大國,領土面積是塞琉古帝國的三倍,雙方之間的國力其實就不在一個檔次上。 三十萬兵馬,對于塞琉古帝國而言已經是竭盡所能,但對于大漢國來說其實也就是小事一樁。 大漢國現在可是能夠發動百萬大軍的!不過由于火槍兵的存在,這百萬大軍其實就沒有那個必要了。 二十萬火槍兵,這已經是一個無比恐怖的數字了,說是能夠橫掃整個世界都不在話下。 單單是為了維持這二十萬火槍兵的彈藥,大漢國的國庫這一次就已經是狠狠的大出了一波血。 若不是考慮到塞琉古帝國的疆域確實是過于巨大了,許歷和龐煖兩位喜歡節省的老丞相是肯定要想辦法縮減一下這一次出征的軍隊數量。 趙括笑著說道:“那么,如果算上火槍兵的話,你覺得塞琉古帝國和我們之間的勝算又是如何?” 李牧同樣也笑了起來:“如果算上火槍兵的話,那么結果只有一個——十零開。” 李牧在說話的時候,臉上的表情帶著無以倫比的自信。 趙括并沒有打擊李牧,因為趙括的心里其實也是這樣想的。 熱兵器和冷兵器,雙方其實都不是一個時代的兵種了,有著整整一代的武器差距。 在整個人類文明歷史上,只有志愿軍能夠在整整一代武器差距的情況下打敗敵人,塞琉古帝國能做到嗎? 不可能的。 趙括想了想,開口道:“雖然說這一次的結果已經是注定了,但如果塞琉古人能識相一點的話,或許還是可以少死一些人。 這樣吧,派一個使者去塞琉古大營那邊,就說朕希望和他們的皇帝陛下見上一面。” 從趙括的角度來說,塞琉古帝國現在其實已經是趙括案板上的魚肉了,趙括要做的是看看能不能盡可能的保存多一些魚肉,這些才能更好的為大漢國進補。 三十萬塞琉古士兵,那就是三十萬青壯年勞動力啊,讓他們來為大漢國的發展建設添磚加瓦不好嗎,為什么要白白的死在這里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