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括繼續北上。 這一路的北上之旅,其實并不算太過的美妙。 為什么? 因為沒路。 有一句話說得好,“世界上本沒有路,后來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 離開遼東繼續向北,越往北方人就越少,很多地方甚至是幾十里上百里都沒有一個村莊。 人都沒有了,又哪里來的路呢? 這就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東北這個時候的荒涼,那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就連趙括這個已經在實現做好了心理準備的穿越者,在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同樣也是心中有些不夠淡定。 呂不韋是當過農業部長的人,所以他對農業這方面是比較熟悉的,他跳下馬,在地上拿起了一把黑土,隨后忍不住發出了感慨。 “這土地也未免太肥沃了吧。” 不僅僅是呂不韋,只要是稍微在家里種過田的人,都能夠看得出來,這目之所及到處都是的黑土地,究竟是一種多么珍貴的農業資源。 毛遂眨了眨眼睛,問出了一個問題:“既然這片地方如此的肥沃,那為什么沒有人呢?” 是的,為什么沒有人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太冷,太偏遠。 冷,那是真的冷,即便是在后世現代,如果沒有暖氣的話,冬天在這個地方也是非常難受的。 在古代,一個沒有足夠御寒外套,沒有汽車,沒有暖氣,沒有樓房,甚至連炕都沒有的人,怎么在這里生存下去? 中原那邊,可能大家忍一下,挨著挨著就過去了。 但在這里,可能你忍一下,然后就被凍死了。 這就是地理條件所帶來的一個問題,高緯度地區就是要比中低維度更冷,再加上這個氣候本身也不是像同維度的地中海氣候那樣子。 也就是東北這邊還馬馬虎虎,如果再繼續往北到西伯利亞,那可真的是完完全全的荒無人煙了,即便是在后世,也同樣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 趙括看著面前一望無盡的黑土地,平靜的說道:“我們確實是需要好好的開發一下這個地方。” 怎么開發? 這是一個問題,但是趙括也想過答案。 趙括說道:“呂不韋,你等會負責給朕起草一個文書,傳去帝京城那邊,讓他們明年開始執行。” 呂不韋趕忙應是,又問道:“陛下,具體要寫什么內容?” 趙括道:“內容很簡單,那就是在中原地區大批量的招募愿意移民到這里的老百姓,任何一個老百姓愿意來,大漢國的官府不但可以報銷所有的遷移費用,而且按照一戶人家五千畝地來進行分配。 如果一戶人家之中超過了五口人的話,那么就按照一口人一千畝地的標準來分配。” 聽到趙括的這句話之后,不單單是呂不韋,在場的眾多大漢國官員們都愣住了。 呂不韋倒吸一口涼氣,忍不住說道:“陛下,這是不是太多了一些?” 按照趙括的這個旨意,就算是一對小夫妻的兩口之家遷移到這里,這兩口子也能獲得五千畝地。 五千畝地是一個什么概念? 就拿中原的分配來說吧,現在中原的核心區域分配的田地原則上是一口人最多能獲得三百畝地,但要注意,這三百畝地是“下田”,也就是最下等,產量最低的田地。 如果想要好一點的“中田”,那么分配給你的就只有兩百畝了。 若是還想要最好的“上田”,那不好意思,你只能拿到一百畝。 還別不稀罕這一百畝,要知道在中原,上田那是所有人渴望的對象,甚至很多人口稠密一些的地方,別說是上田和中田了,就連下田都不夠分配的。 再來看看趙括在東北平原這邊,起手就是五千畝,這差距……這還并不是結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