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像這件事情,想要解決的話,那還是得回到帝京城才行。 畢竟,那些大漢國紡織集團的商人現在應該早都已經回到帝京城了。 所以呢,趙括也是在安撫了一番這些部落的首領,告訴他們回到帝京之后就會解決這個問題。 作為代價,趙括要求這些部落首領退還一部分的金錢,畢竟你都不愿意拿草場給人家放牧了,那么人家租你草場的錢肯定得還吧? 這一點,部落首領們同樣也是沒有任何的意見。 相較于錢來說,草場顯然是更加重要的東西,自從趙括已經劃定草場之后,這片草原上所有的部落都不能自由遷徙了,每一個部落都只能在自家的草場之中放牧,因此每一個部落都會把草場看成命根子。 要是草場沒了,那這個部落基本上也就完蛋了。 對此,呂不韋甚至有些意外:“陛下,沒想到這些家伙居然如此的愿意遵守合同,如果是按照臣之前對他們的了解,他們應該是會直接毀約,殺掉這些羊群才是。” 趙括聽到這句話之后笑了起來,說道:“我們大漢國的官員和駐扎在這里的軍隊可不是開玩笑的,毀約? 要知道,他們的合同可是在地方官的見證下簽訂的,是已經給地方官交稅過的,他們哪里有這個膽子毀約?!? 這就是一個國家強大的統治秩序所帶來的好處,在數萬騎兵的鎮壓下,整個草原沒有任何一處地方敢廢話,都是必須要乖乖的按照大漢國的規矩來辦事。 不辦? 那大漢國的軍隊就直接把你給辦了!在解決完這件事情之后,天氣也已經開始漸漸的變得寒冷了起來。 根據當地官員的說法,最多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這邊就要開始下雪了。 漠北,畢竟維度太高,和中原是完全不同的,每年這里下雪的時節都要比中原提前一個多月甚至兩個多月。 這也就是為什么在歷史上,匈奴等游牧部族在冬季就會從漠北南下,進入到和中原比較靠近的漠南草原的原因,要避寒啊,不然的話人和牲畜都會被凍死的。 而且在歷史上,匈奴人也喜歡在冬季發動戰爭,這是因為漠南和中原的冬天對于他們來說都是可以忍受的,越往南打這些匈奴人就越能避寒,打完冬天之后到了春天,匈奴人又可以高高興興的回漠北去了。 這種戰爭邏輯看上去有些古怪,和中原完全格格不入,但事實上也是一種非常合理的邏輯,它的背后反應出來的是游牧民族的生存困境。 但好在如今趙括的大漢國控制了整個漠北和漠南,中原這邊是再也不用擔心什么戰亂的問題了。 至于御寒方面,那么多的羊其實就很能說明問題,這些羊毛衫幫助了牧民們能夠在一個個酷寒的冬季之中渡過,迎來春天,他們自然也就不需要再遷徙了。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趙括率領著大軍一路南下。 就在此時,趙括也收到了一個來自于長白山那邊的消息。 王翦在安達作為向導的指引下,一路橫掃了長白山脈之中幾乎所有不愿意出山臣服的女真部落,將反抗者全部宰了個干凈,并且一舉捕獲了超過十萬的奴隸。 這一戰下來,整個長白山脈之中的女真人部族算是元氣大傷,以女真人的繁殖速度來說,再想要生這么多的孩子出來,沒有個幾十上百年怕是難以做到了。 除此之外,遼東當地的官員們同樣也發來了奏章,說是已經有第一批來自中原的移民抵達遼東了。 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得知了每家每戶保底五千畝地,并且五千畝都是上田的水準之后,確實有許多敢于冒險的移民來到了遼東。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移民們大部分都是以剛剛成家的小年輕為主,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年輕人肯定是要更加的敢打敢拼一些。 對此,趙括也是非常的高興,并且繼續指示當地遼東的官員,要做好對移民們的引導,尤其是要準備好資源,幫助移民們渡過對于移民們來說最艱難的第一個冬天。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趙括率領的大隊人馬也漸漸的回到了漠南草原。 看著面前依然青蔥翠綠的大草原,田婉也是忍不住發出了感慨:“臣妾以前聽說,這草原是一望無際,走幾個月都走不出去的。 那個時候的臣妾還以為是在騙人呢,沒想到竟然是真的?!? 這坐著馬車都已經走了差不多一個月,走路的話那肯定是幾個月都走不出去的。 趙括在聽到了這句話之后也是笑了起來,說道:“是啊,這就是我們的大漢國,疆域無比的遼闊,已經到了一個十分驚人的地步。” 這個時候的趙括,想的其實是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必須要大力的發展鐵路交通,同時推進對內燃機等動力設備,以及對飛機等新型交通工具的研究。 必須要有更快的聯系方式,才能夠確保大漢國對于西邊的那些領土控制力不會被減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