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神人執(zhí)法旨道。 “道君法旨,敕封蜀地望鄉(xiāng)人氏劉覓侯為地府陰司轉(zhuǎn)世殿主,代吾執(zhí)萬物生死輪回,斷眾生前世今生。” “命爾半月之內(nèi)擇日前往地府上任,不得有誤。” 劉覓侯驚喜萬分,萬萬沒有想到最后卻是自己登上了這轉(zhuǎn)世殿殿主之位,不知道是道君看出了自己那一番話的深意,還是本就不在意自己的孟浪狂言。 最后,只能感嘆道君胸懷寬闊,俯仰乾坤的傳說果然是真的。 法旨金印落下,打入劉覓侯神魂中來。 劉覓侯神魂蛻凡為神。 “劉覓侯接法旨。” —————————— 蜀帝宮。 劉覓侯于帝前辭官拜別。 蜀帝再三挽留:“愛卿乃事我朝重臣,朕之肱骨,為何突然辭官棄朕而去!” 劉覓侯跪地拜別,按照規(guī)矩第三次乞骸骨:“老臣年邁體弱,自覺命不久矣,如今是鬼神相催,已經(jīng)不堪再任這大理寺卿一職了。” “還望陛下準許老臣辭官歸鄉(xiāng)。” 這個時候一位太監(jiān)匆匆而來,附耳于帝王身旁說了幾句,然后立刻退到了門口。 蜀帝聽完眼神一亮,立刻上前,扶起了劉覓侯入座。 同時坐在了劉覓侯身旁,一副群臣相宜的模樣。 “愛卿可是要入地府陰司為神了?還是道君親自下的法旨?” 蜀帝雖然沒有詳問劉覓侯將為陰司何等神職,但是能夠讓道君親自下法旨的,定然是陰司手握大權(quán)的重神。 “上次愛卿挽大廈將傾,救我蜀國都城上下百萬百姓,如此大功本想封愛卿為輔國公,愛卿卻屢番拒絕。” “如今你我君臣別離再即,日后想要再見恐怕不知道是在何處,愛卿萬萬不可再推辭了。” 劉覓侯本想再此拒絕,但是看蜀帝此番模樣,是執(zhí)意要最后自己受他一個情,要不然皇帝估計都不能心安。 畢竟自己在人間的時候,他是皇帝,自己是臣子。 到時候下去了,情況可能就完全反過來了。 這樣的情況下,皇帝若是不賣自己一個好處,如何能夠坐得安穩(wěn)。 劉覓侯最后嘆了口氣,說起了往事。 “老臣年少家父遭豪強凌壓,家道中落,家父痛定思痛全力扶持吾讀書科舉,且給臣下改名為覓侯。” “便是盼望著臣能夠奮起讀書,報效朝廷,有朝一日能夠封侯歸鄉(xiāng),光耀門楣。” “臣離鄉(xiāng)數(shù)十載未曾歸去,如今家中老父老母也早已故去,臣祈求陛下能夠封吾為鄉(xiāng)侯,也算是圓了家父昔日之愿。” 皇帝嘆了口氣,最后應(yīng)了劉覓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