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09章 皇帝有所圖-《我家皇后又作妖》


    第(1/3)頁

    三月二十五,燕安大軍開拔。

    五萬人大軍在燕安王的帶領下,前往遼江支援。

    而整個燕安地區的政務和軍事,全都轉交到了燕安王的幾位叔伯兄弟手中。

    燕安地兵力一下變空,燕安王室亦不踏實,只得開始招兵,吸收早先退伍的軍人重回軍營。

    短期之內,他們只勉強湊足了兩萬兵力分布于各處要塞。

    人手捉襟見肘。

    他們清楚,除去原本剩余的五千多精兵,湊來的隊伍只是紙老虎。他們只希望遼江戰事早日結束,王爺世子帶軍早回燕安。

    此時,朝廷的第二筆物資糧草也準備就緒,開始運往前線。

    而到三月底的時候,整個京畿地區,包括京城都是流民一批接一批。

    先是陜地大旱的流民已開始進入了相對富庶的京畿地討口飯吃。后是因為東北方向的戰事,流民經過一個多月,已慢慢流散到更為安全的內陸地區。

    京城的乞丐一下多了不少。

    榮安的善堂也早已人滿為患,善堂周圍架滿營帳,收容著這些難民……

    難民一多,治安便容易不好。

    兩日后,內閣下令城門衛,京城內不再收容難民。

    而遼江地區匯集了十幾萬兵力和幾十萬因為家園被毀南撤之人,糧草壓根不夠用。于是朝廷只能加大支援的同時,也只得暫時性答應遼江王請求,想法子暫時安置遼江地撤出的難民。

    北城郊外被設置了難民營,只幾天功夫便收容了近兩萬人。而這還只是開始,無疑,接下來的日子,若能得勝連連還好,若非,那難民還將越來越多。

    官員富戶,前朝后宮都開始了捐款捐物。

    國庫糧倉勉強準備出了第三撥糧草,眼看見底,于是,京畿地一個個糧庫被緊急調用,五湖四海糧食都開始往京城運。

    糧價上漲了。

    榮安不安更甚。

    多虧了她這幾年除了江南糧地產出,一直都在存糧,否則按眼下糧價,若靠她自己買糧,善堂怕都堅持不到十天半月。而難民當前,有朝廷出面,榮安也便做起了縮頭烏龜,沒再拿糧出來。

    因為她擔心,按著前世走向和眼下狀況,糧價怕是還得漲。

    她的糧藏得深,原本是安全的。可此刻往外運糧,萬一被誰瞧見,直接被搶了又或是被朝廷征用,她上哪兒哭去?保險起見,她與其他人一樣,捐的是銀兩……

    遼江地兵力眼看充足,韃子也似乎畏懼,開始偃旗息鼓。遼江地這幾日再無壞消息傳來,這讓所有人都舒了口氣。

    可大伙兒的心尚未全定,三月三十,燕安卻是傳來了消息。

    三天前,燕安王大軍離開才兩天,在往西去的絲綢商路上,三大商隊的貨物全被搶了。總價值逾五萬兩貨物。

    是留存的韃子部看燕安地兵力空虛,所以趁火打劫了。

    燕安原本防衛線就長,此刻人手不足,自是漏洞百出。所以那些靈活機動的韃子騎兵幾乎一打一個準。三次打劫,韃子部出動的兵力皆不超兩千人。

    半天后,又有奏報,還是燕安來的。

    韃子們見燕安軍反應遲緩,兵力不足,直接蹲守幾條商路,做了攔截障礙,或搶或勒索。燕安組織了兩次圍剿,雖小有成效,但只有一次將韃子打潰敗,另一次則由于兵力人數和實力的弱勢,付出了五百性命犧牲的代價。

    信是燕安王之伯親手所書,老頭洋洋灑灑數千字,直接將先帝和太祖太宗全都搬了出來,言辭里邊透著不滿,警告皇帝韃子秉性便是得寸進尺,此刻燕安兵力不足以攔截他們,別說商路守不住,就連燕安土地也很難防守。

    他言辭誠懇,強調了商路的重要,是數以千萬計大周子民的生存來源。一旦失守,不但容易激起民憤,就連大周也可能將面臨腹背受敵的狀況。

    他請皇帝允許,調回燕安精兵兩萬人,保家衛土……

    朝堂又吵起來了。

    有人覺得燕安兵確實不該全部用作支援,也有人覺得能滋擾燕安的只是韃子殘軍不足為懼,燕安說不定是故意夸大其詞想要保存實力……

    虞博鴻在朝上,一字看法未表,只暗暗觀察皇帝。

    他也想知道,皇帝究竟是怎么想。

    “燕安王主力大軍已經行至半路,算時間,先發的兵力應該也快到地方了。這個時候回頭,時間全耗在半路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州市| 济南市| 六安市| 牡丹江市| 曲阜市| 龙胜| 封开县| 新龙县| 绩溪县| 汕头市| 肇东市| 赫章县| 石渠县| 沽源县| 土默特左旗| 永安市| 姜堰市| 唐山市| 河北省| 丹凤县| 盐池县| 蕲春县| 苍南县| 射阳县| 恭城| 武鸣县| 上饶市| 贡山| 鹰潭市| 静安区| 阿尔山市| 吴旗县| 岳普湖县| 彭泽县| 中江县| 彩票| 岚皋县| 策勒县| 玛沁县| 旺苍县| 合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