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 柳夫人要買商鋪-《如意小贅婿》
第(1/3)頁
見顧北悔過,接受了大家的意見,眾人立刻歡呼一聲,災民們開始拿著秧苗下田栽種。
“各位,其他都依你們,但一百畝田地需得按我說的,用拋秧的方法種下,如何?”
他這話出口,眾人又要抗議,最后轉念一想,還是算了,這地本來就是顧北的。
既然東家聽從了他們的意見,再去反駁只會讓東家顏面盡失。最后在一名德高望重的老者勸說下,眾人同意了。
災民們嘻嘻哈哈將秧苗拋向那百畝田地,百畝田地用拋秧法插完,旁邊傳統插秧的稻田也才插了五十畝左右。
顧北暗自搖頭,這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拔秧、插秧,果然費時費力。
算了,且等豐收之后再看吧!
稻田開始插秧,顧北就開始逐磨在稻田里面養魚的事情了。
因為捕撈技術的限制,古代吃魚可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不過顧北想要養魚,卻很是麻煩,因為大夏沒有魚苗出售......
對此,顧北也只能高價向秦淮河打漁的漁民收購各種捕撈上來的小魚,以及懷卵的魚放入稻田中。
他不挑魚的品種,漁民捕撈到什么,他便要什么。
對于東家在田里養魚的舉動,陳金旺之前便已經提前告知,災民們也見怪不怪。
忙稻田耕種的這段時日,高樓的建造一直不曾停止。
如今的洛北港百廢待興,一切都在重建中,再也不是無人煙的荒地。災民們有了安生所在,水稻也已種下,心中有了盼頭,做活也是干勁十足。
此刻高樓北面的一個巨大的工地,無數災民、工匠將舒緩的坡地鏟平,休整出一塊足足上百余畝的巨大平地。待到土地平整之后,將會有無數的房屋拔地而起,成為洛北港安置商戶的市場。
李老三一身粗布麻衣上沾滿泥巴,見到顧北過來,便從一群工匠的圍攏當真脫身來到顧北面前,展顏笑道,“見過姑爺!”
原本有些佝僂的身子越發彎曲,密布溝壑縱橫的臉上又平添了幾道皺眉,但是行至之間還算步履穩重,整個人的精神卻前所未有的飛揚,眉梢眼角都洋溢著自信的風采。
顧北嘴角微挑,拍著他肩膀夸道:“最近辛苦老李了。”
李老三受寵若驚,老臉堆滿笑容,連聲道:“不辛苦,不辛苦。”
一個人的狀態不是來自于身體是否健康、面容是否年輕,更多是來自于自信與心情。
以往的李老三為了家中生計發愁,整日奔波在外,唯恐有絲毫的行差踏錯,得罪了哪方位貴人。
唯唯諾諾、謹小慎微......這就是李老三的日常。
但自從跟著姑爺后,顧北卻是對他信任有加,讓他參與建造高樓,當上了這總工程師后,就仿佛迎來新生一般。
他現在可以全心全意的撲到洛北港的建設上面,可以廢寢忘食全力以赴,幫著姑爺去實現心中的理想;可以頤指氣使大聲呵斥,也沒人敢說他的不是;可以盡心盡力大展拳腳,沒人再來指手畫腳......
這才是人生啊!
現在的李老三只想著將自己的余生獻給姑爺,不虛度人生,把自己的能力展示出來,得到姑爺的認可。
顧北在李老三的帶領下看了一圈后,才問道:“老李,這些商鋪大約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建造完畢?”
“稟姑爺,三個月左右便可完工,這些災民們知道這里是建造市場之后,一個個鉚足了勁干活,可不敢偷奸耍滑。”
顧北聽了后點點頭,也能了解災民內心的想法,對于他們以后將要生活的地方,他們當然是希望越繁華越好,港里有酒樓、布莊、客棧......也會給他們生活帶來更多便利。
如果港里有了商鋪進駐,他們每年多余的糧食,可以直接就近販賣,不需要起早貪黑趕到八九公里外的府城。
災民們很是樸實,給顧北干活,既是建設自己的家園,又有銀錢拿,每日還管兩頓飽飯,這樣好的活計哪里去找?
這片商鋪顧北早已規劃好了,徹底擺脫了古代“前店后院”,采用了現代化風格,商鋪全是清一色紅磚壘成的三層樓房,一層作為物品陳列,二層可為物品存放倉庫,三層作為歇息、辦公場所,這樣建造的好處是,商鋪面積足夠卻又不會多占用土地的面積,讓人耳目一新。
事實上。
木制的房子,其實是最費時的。
為了保持店鋪的通透,顧北打算二三層采用落地窗的方式建造,就樣以后住在里面就會通透無比。
咳,當然他家生產的平板玻璃、瓷磚就會派上用場,玻璃,瓷磚不會安裝?沒事,偶有專業裝修隊......
每幢樓宇間隔有一尺左右,這是避免房子走水后危急到相鄰的房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乐县|
修文县|
阿拉尔市|
邢台市|
新巴尔虎左旗|
满城县|
桂林市|
长宁县|
德保县|
岳西县|
南皮县|
文安县|
高尔夫|
吉木乃县|
开远市|
同德县|
怀化市|
原平市|
梁河县|
成武县|
麻江县|
黑水县|
桦南县|
嫩江县|
崇阳县|
富蕴县|
右玉县|
前郭尔|
寿阳县|
镇沅|
洛阳市|
仙桃市|
河间市|
安徽省|
重庆市|
阿坝县|
辉南县|
新干县|
团风县|
兴业县|
施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