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殿下,中書省有人來了。” 趙寧離開湖邊的時候,周鞅帶著一名中書省的侍郎,腳步迅捷的走了過來。 沒有事先通報得到趙寧允許,就能直接進入東宮的官員少之又少,眼前的中書侍郎陳安之,當然算一個。 簡單見了禮,陳安之對趙寧道:“反抗軍的扈紅練、范子清兩人,大鬧京兆府的動靜,已經(jīng)傳到了皇城。 “茲事體大,需要立即處理,但宰相不在臺閣,我等去稟報陛下的時候,得知陛下正在崇文殿跟宰相與大理寺卿議事,不見任何人。 “事情耽擱不起,中書省的同僚推舉下官來見太子,希望殿下能拿個主意。” 現(xiàn)在說的是公事,得公事公辦,陳安之言語很嚴謹。 時至今日,趙寧依然是反抗軍大將軍,反抗軍的將領(lǐng)在京兆府“鬧事”,趙寧無論出于哪個身份,都應(yīng)該在這個時候主持局面。 趙寧邊走邊道:“待會兒你可以出去告訴那些官員,我正在閉關(guān)修煉的緊要關(guān)頭,不能分心外物; “陛下既然在跟宰相與大理寺卿議事,那就等他們事情議完了再去稟報,或許不用等待太久。” 軍中將領(lǐng)大鬧京兆府,無論從哪方面說都是很嚴重的事,軍方衙門和文官衙門都能出面解決,但因為趙寧是反抗軍大將軍,可以處理這件事的人就很少。 陳安之理解了趙寧的意思:拖。 沒有皇帝、宰相和趙寧的允許,擅自去動反抗軍的將領(lǐng),沒出岔子還好,要是處理不當讓事情鬧大了,誰能承擔這個責任? 沉默片刻,陳安之忽然道:“寧哥兒,扈將軍與范將軍兩人,可是聽了你的命令在行事?” 這個疑問不單單是陳安之自己有,也是替文武百官問的。 沒有趙寧的授意,反抗軍將領(lǐng)沒道理也不敢大鬧京兆府,還搞什么“國人審判”這種前所未有的事。 當然,這也并不是一點可能都沒有,人總是最大的不穩(wěn)定因素,誰知道扈紅練、范子清在想什么。但趙寧在這個時候“閉關(guān)修煉”,就容不得別人不懷疑。 趙寧不置可否,不答反問:“你是不是也覺得,‘為民做主’這四個字,只是趙氏打出來,用以凝聚人心推翻齊朝的旗號?” 當初陳安之在陳氏處境最微妙、艱難的時候,到郡王府找趙寧,聽了趙寧一番天下為公的話后,帶著陳氏投靠了趙氏,這才有后面陳詢跟宋治翻臉的情況。 陳安之沉聲道:“我當然相信那是寧哥兒的理想,也相信趙氏的真心,但......” “但別人不相信,連宰相都不相信。”趙寧面無表情接過了陳安之的話。 陳安之低頭道:“是。” 趙寧微微一笑:“我知道,你肯定盡全力勸說過宰相。宰相現(xiàn)在跟張廷玉一條心,也怪不得宰相,誰叫趙氏說出來的藍圖,是前人從未真正去做的? “從古至今,歷朝歷代以來,每個造反的梟雄,都說自己是為民做主反抗暴君暴-政,可到了最后,他們都只是用百姓的命,去賺取自家的帝王大業(yè)。 “宰相不相信很正常,相信了才是怪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