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今天是劉琦身體不好留下來,明天是不是劉琮和劉修也要身體不好留下來? 你既然要造反,那么就要承擔這方面的結果,不在其他地方想辦法,把劉琦的身體調養好,反而就想要打這種心機有什么意思? 難道說放在洛陽,劉琦的身體就能突然變好起來不成?那以后也不需要醫生了,誰有病就過來洛陽,生活一段時間就不藥而愈了。 “好吧……”劉表最終退讓。劉磐在軍中,只要他還在,那么就算他們三個在塞外都死絕,他這一脈至少可以延續下去。 最大的無奈的,是三代不能參加科舉,那么只能盡快讓他們娶妻生子。 說不定過個十幾年,自己還有機會看到重孫的出生。有了重孫,家里也就有了希望。 剩下也沒什么好談,基本上就是荊北三郡文武官員的安置。劉韜表示按照投降論,也就是給他們考核,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就回家。 陸軍方面大裁撤,至少要精挑細選,比起士卒,他更需要的是人口。在大帝國的構思之中,人口是支持他擴張的重要基礎。 農產,賦稅,工匠和兵源,沒有這些怎么打仗?不打仗怎么開疆擴土?! 不過對水軍,倒是比較寬裕,畢竟現階段,他的確缺乏足夠合格的水軍。不過比起水軍來說,造船的工匠其實才是無價之寶。 畢竟這年頭的船只,還是略微有些落后,可惜劉韜對航海不是很熟悉,很多工藝也不是很熟悉。不過給個構思,然后讓工匠自己摸索,只要錢和物資給足,總能研究出來。。 二月初,夏侯淵部進入江陵,于禁部進入江夏,蔡瑁和張允經過考核,留在水軍之中任職。其他文武官員接受考核,然后陸續調往別處,新的官員過來接管荊北,南漢滅亡。 “只剩下江南和益州……”這個時候,劉韜已經返回了洛陽,后續的事情有各部官員跟進,沒必要他親自出手。 劉表也算厚道,這幾年的稅賦都有很好的保留,同時之前消極抵抗,也沒有浪費太多的糧草,是以戶部那邊的官員,最近這幾天,笑容都多了不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