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趙桓的打算是給大宋的河間軍、山海軍做一個類似的試點,但是遭到了朝臣們的一致反對。 他們不是不同意所謂的成立公司,這對宋人來說,也不是一個很難理解的事。對于設立股局,撲買股票來籌措資金資金,他們也不是不愿意嘗試。 畢竟當初大宋能把諸如碼頭、邸店的各種商稅都撲買出去,對于商貿行為上,他們有更強的承受能力。 但是他們不接受以河間軍、山海軍為基,而且是堅決反對。 擴軍,大宋的文臣們也就捏著鼻子認了,畢竟大宋皇帝喜歡武夫,而且是那種不加掩飾的喜歡,他們改變不了皇帝的喜好。甚至建立大宋遠洋軍,對大宋朝臣來說,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但是這支軍隊的糧草供應以及歸屬權,必然是大宋所有!這一點絕對不容許改變。 在中原王朝的字典里,軍隊保護自己的商船是天經地義,而且軍隊不能摻雜其他的性質。 李綱甚至都將永興軍路控制的隴右都護府的鹽田說事,眼下永興軍路的為何到難以收拾的局面? 隴右都護府的鹽田每月可出產幾十萬貫的山鹽,這些山鹽和西夏境內的青白鹽貿易,就是永興軍路的底氣之一,若是官家出面鼓勵軍隊參與所謂的公司,就是將大宋軍隊推向藩鎮。 這對大宋文臣來說,就是底線,這也是大宋朝立國的根基之一。用李綱的話說,就是:【軍屯營造,此乃亂政,臣不奉詔。】 這一點上,和后世某位大賢說軍隊不得經商,有異曲同工之妙。 趙桓想明白之后,也是一身的冷汗。 為什么資本主義在中原王朝沒有生存根基,在資本主義萌芽的時候,就會從上到下被掐死? 沒有軍隊保護的資本,就是一堆堆的錢組成的肥羊,壓根無法進化到戰爭金融資本的地步,進行自保。 所以只有萌芽,沒有成長,更別說開花和結果。 為什么趙桓閑的沒事干,提出這種殺雞取卵的政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