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雖然李斯等人商量出了辦法,但是這一刻,不管是嬴高還是李斯等人都不適合開口,只有秦王政最恰當。 這個時候,察覺到眾人的目光,嬴政也是微微一笑,對著老廷尉,道:“孤的意思是,以民工軍制、官倉出糧作為應對之策,此法便是昭襄王伐趙之時的政策,孤決定效法成例,并非壞大秦法制。” 當嬴政說完,舉殿群臣的目光一齊聚向老廷尉。 畢竟廷尉是秦法的維護者,也是秦法的象征,對于老廷尉這個只認秦法不認人的鐵面無私,要是依法反對官倉出糧,只怕此刻意氣奮發(fā)的嬴政也會退避三舍。 是以,這一刻,嬴政卻誰也看,直接是看向了老廷尉。 畢竟只要廷尉點頭,這件事就沒有人會反對。 眾目睽睽之下,老廷尉也是站起身來,對著嬴政行了一禮,道:“秦法根本,重農(nóng)重戰(zhàn)。農(nóng)事資戰(zhàn),戰(zhàn)事護農(nóng),農(nóng)戰(zhàn)本是一體。” “引涇工程是為了農(nóng)事,民力以軍制出工河渠,一則為農(nóng),二則為戰(zhàn),并不違反秦法,老臣以為可行。” 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廷尉不僅沒有絲毫的反對,反而是在這一刻,回答的堅定無比。 “臣以為可行!” 在這一刻,國正監(jiān)也是開口了,一時間,群臣嘩然。 畢竟廷尉與國正監(jiān)這執(zhí)法大臣與監(jiān)察大臣都開口了,這意味著這件事可以提上日程了,整個大秦之中,沒有人反對。 “臣等皆以為可行!” 見到廷尉與國正監(jiān)開口,群臣也不再沉默,紛紛開口,道。 “嗯!” 點了點頭,嬴政一揮手,道:“頒布王書,引涇工程重啟——!” “諾。” ......... 這一場朝會之上,嬴高一個字都沒有說,只是在看著大秦群臣在發(fā)揮,他發(fā)現(xiàn),這一場朝會,節(jié)奏一直都沒有脫離嬴政的掌控。 甚至于就算是廷尉同意民入軍制,都在嬴政的算計之中。 心中念頭百轉,嬴高看著群臣離去,一直磨蹭在咸陽宮大殿之上。 他需要查出始作俑者,一想到某種可能,嬴高需要得到嬴政的許可,同時,他也想試探一下,這件事情,廷尉府到底有沒有查出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