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翦的回答,讓嬴高心底松了一口氣,騎兵的機動力太過于恐怖,容易出事,畢竟在歷史上,項羽從齊地率領三萬騎兵奔襲,就硬生生的攻破了劉邦的五十六萬大軍,取得了彭城之戰的巨大勝利。 李牧在騎兵的運用之上并不遜色任何人。 “老師可曾讀過荀子的臣道?”喝了一口米酒,目光灼灼的看著王翦,道。 “未曾!” 王翦搖了搖頭,他確實沒有讀過臣道,在這一刻,他有些不清楚嬴高的意思不由得看向了一側的蒙恬。 畢竟蒙恬曾一度師從荀子,對于臣道一文必然清楚。 察覺到王翦的目光,蒙恬輕聲,道:“據我所知,老師將臣道分為諫,爭,輔,拂四臣。” “諫臣以禮勸諫君上,爭臣以生死強諫君主,鋪臣,就是輔弼之臣,最后君尊國安,剩下的便是拂臣。” “拂臣,乃拂弼之臣,抗君王之令,竊君王之權,救存亡之國。” …… “上將軍果然博聞強記!” 稱贊了一聲,嬴高望著王翦語氣幽幽,很是詭異:“老師,如今的李牧便是這四臣之中的拂臣。” “我曾有幸拜讀荀子的臣道,臣道一文之中有言:拂臣之行,已經抵達臣道的極限,雖然挽救了國家社稷的危難,卻動搖了君王統治的根基,也斷絕了繼續為人臣的后路。” “沒有一個君王能夠容忍一個拂臣,趙王這樣的人君王,更不能!” “所以,留給李牧的只有三條路,僅此而已!” …… 嬴高的一番話說的云遮霧繞的,除非蒙恬大概聽懂了,其他人都有些糊涂,恒乾忍不住,道。 “嬴帥是那三條?” 看了一眼恒乾,嬴高凌厲的目光從每一個人的身上掠過:“第一,李牧效仿信陵君,流亡他國。” “第二,李牧取趙王而代之!” “第三,李牧行廢立之事!” …… 點了點頭,王翦語氣肅然:“以我們對于李牧的了解,以李牧對于趙國的忠誠流亡他國并不是最好的選擇。” “同樣的取代而之,不光是李牧沒有這樣的膽子,同樣如今的局勢并不成熟根本不可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