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一刻,尉常寺對著大月氏王輕笑,然后一拱手,道:“大月氏王不必擔憂,這一次外臣前來大月氏,帶來的不是戰爭,而是大秦儲王的友誼,就看大月氏王是否愿意接受了!” 大秦儲王的友誼! 這是最能夠打動大月氏王的籌碼。 當這句話出口,尉常寺能夠清晰地感覺到在那一瞬間大月氏王呼吸驟然間變粗,他心里清楚,大月氏王心動了。 有利可圖。 有道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只要是有利可圖,作為王者連尊嚴都可以放棄,更何況還是一個本來就算是敵人的戎狄了。 更何況,所謂的盟約的簽訂本來就是用來撕毀的。 雖然這個時候并沒有這句話,但是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國與國之間,沒有任何的情誼,只有徹頭徹尾的利益。 并不是每一個帝王,都有入李世民一樣智商不夠用,在大唐巔峰時期,還嫁公主,陪送中原最巔峰的技藝,資助敵人成長,結果在百年之后,差一點攻破了長安。 這對于一個中原王朝而言,根本就是一種恥辱。 還有那些臭名昭著的遣唐使,從某一種意義上,李世民要為金陵三十萬國人,后世四百萬戰死軍人,四千萬因為戰爭而死的國人百姓賠罪。 李世民就是一個二桿子,根本不配作為漢人王朝的帝王,更何況是所謂的千古一帝,他是華夏的最大的罪人。 但是在大秦,是從來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的。 不管是大秦的技術,還是尚工坊以及少府,一旦軍中甚至于民間的技藝被傳出去,秦法昭昭,會讓相關人等付出永世難忘的代價。 再加上大秦一貫的鐵血,以及這些年嬴高的影響,大秦人對于與四周蠻夷有一種天然的優越感,但是在戰爭中,卻又極為的重視。 因為只有這種新生的蠻夷,才能夠創造奇跡。 一個常年和平的王朝,最容易滋生腐朽,大秦若不是連年戰爭不斷,只怕是與山東六國的處境相差不多。 此刻的大秦儲王,手握孔雀商會以及劍南商會,更是麾下有二三萬大秦銳士,不光是富甲天下,更是權勢極為的顯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