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唇亡齒寒,那也是需要講究實力對待的。 要不然,就是拖累! 畢竟作為一國之君,就需要為整個國家考慮,而不是做一個圣母,以大月氏之力,救援戎狄這樣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他可不會做。 勢力對等,才是一切成立的前提。 這便是大月氏王對于戎狄不講究唇亡齒寒,坐視戎狄被大秦吞噬,同樣的面對匈奴的時候,他卻講起了唇亡齒寒。 不管是在那個時代,國與國之間,都是講究實力的。 越是了解那個國家的強大,就會對于它產生敬畏,這個時候的伊稚泉也是一樣:“王上,我們與大秦之間,沒有一絲可能的轉圜的余地么?” 對于伊稚泉的想法,大月氏王多少有些了解,在這一刻,不由得袒露心聲,道:“大秦儲王野心勃勃,他是不會允許大月氏的存在,同樣的本王也不會允許大秦在西北存在,我們之間本就是天然的死敵!” 有些人從出生,立場就注定敵對。 有些人哪怕是從來就沒有見過一面,卻是不死不休的敵人。 這個上天就是如此的難以捉摸,命運誰也抓不住。 “臣這就去匈奴!” 只有匈奴加上大月氏才能與大秦抗衡,以維持微妙的平衡,這一點,伊稚泉其實心下早已經明白,只是對于大秦多少有點眷戀。 與大秦互市的這段時間之中,是他們這些大月氏貴族生活最好的時候,這樣的生活,他們自然是不愿意放棄。 只要還是有萬分之一的可能,他們都會掙扎一二。 有道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與大秦互市之后,他們才算是見識到了中原大地之上的繁華,讓他們清楚? 什么樣的才是貴族的? 人上人的生活。 這樣的生活,讓他們為之沉迷? 自然是不愿意失去。 這就像是一個人天天吃饅頭? 他也能生活下去,但是你讓一個吃慣了龍蝦鮑魚的人? 去天天吃饅頭,那比殺了他還要讓他難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