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綰乃文官之首! 王綰的贊同,出乎了很多的意料,雖然大秦君臣,不分文武都志在東出,但是大秦朝廷之中文武爭鋒,反而比山東六國更為的凌厲,動輒就要死人。 畢竟大秦民風彪悍,而這個時代的士子,可不是后世的儒家,一言不合,拔劍殺人在這個時代,士子之間經常會發生。 在大秦朝堂之中,宗室眾人也想要上位,楚系同樣如此,山東系,甚至于學宮系,亦或者說三川系,在這一場洪流之中掙扎。 在大秦,文吏也并非手無縛雞之力,他們同樣熱衷于用刀劍說話。 大秦歷代先王都是操刀而行,自然是好武斗狠,同樣的群臣也是被影響。 但是,文官與武將之間的爭鋒雖然有,卻也被壓制在一個可控的范圍之內,秦王政對于文武之爭樂見其成。 但是,這種樂見其成最大的原因是一直以來,大秦文武雖然要爭,卻是在保證不對大秦國事造成影響的情況下進行的。 故而,不論是暗中如何的關系緊張,但是在明面上,大秦文武的關系都很融洽。 面子工程還是很重要的。 但是此刻,作為文官第一人的王綰,率先支持了,之前,更有李斯也支持了,這意味著大秦朝堂之上,文武之間的表態,第一次出現了截然不同的態度。 “嗯!” 微微頷首,嬴政朝著群臣,道:“既然如此,孤決定以國尉府官署,廷尉府官署,國府官署以及宗室之中各自派遣一人,組成戰功勘查組,立即前往西北?!? “同時傳孤詔命:公子高,忠心為國,年少有為,戰功赫赫,茲晉封為武安君,此詔,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諾?!? 群臣答應一聲,但是這聲音之中充斥著驚訝與恐慌,大秦的武安君,那是一個猶如神鬼一般的人物。 曾經,武安君之名,壓得山東六國為之膽寒。 現如今,中原大地之上,只有李牧被封為武安君,而如今,大秦也有了新的武安君,這位新的武安君,其其鋒芒畢露直追當年白起,至于殺伐果斷以及心狠手辣之上,甚至于遠超當年的白起。 這一刻,他們都清楚,公子高的崛起已經沒有人可以阻擋了,封君之后,嬴高必然還會率領征伐,到時候戰功赫赫,封侯在所難免。 一尊巨頭,崛起于西北戰場,縱然是咸陽城中,也沒有人在敢小視公子高。 第(1/3)頁